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到了康奈尔之后就总是听大家说康奈尔的植物园非常漂亮,再加上感受了校园内的优美的环境和精妙的设计,所以就对植物园更加神往了,希望找个下午去转一转。在学校的地图上就可以一眼找到学校的植物园,因为它占据了整个校区的将近四分之一,毕竟在大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大植物园的学校应该不多吧。康奈尔是校园最漂亮的学校之一,我想应该和植物园也有很大关系吧。

从校区走到植物园园区还是很远的,我们一直沿着湖边向上游前行,好在一路的景色非常优美,在林荫小路上沐浴着阳光,从树林的缝隙里不时透过湖光,感觉非常好,除了湖水不想九寨沟一样蓝,其它地方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康奈尔的森林都是原始森林,而九寨沟很多地方还都是小树。但因为没有车,我们只走到整个植物园的一半就返回了。
康奈尔植物园的布置就如同一个大公园,每走一段路都会有提示牌,而且还为游人准备了石凳,在林间或者山间的小径上还有小亭子供人观赏风景和休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大晴天,阳光比较强,所以云彩都被”烤“没了,所以照相的效果都不太理想,森林的特色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想到了秋季树叶变黄和变红的时候应该是伊萨卡最美的时刻吧。
康奈尔的植物院,这个小园区专门是各种花卉和小植物。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我们走的小路,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人,环境非常美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学校里面的最大的湖BEEBE LAKE,之前听之前的康奈尔校友说现在真是气候变暖了,之前他们都在这里滑冰,不过不知道到了冬天这个湖上会不会有一些活动。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走进康奈尔

现在看来,我想写的日志堆情况比较严或者是有非常明的延康奈尔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所以每天都会生新的和得提及的事情有延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沉淀沉淀再写出来而且类此的材也能合并。 

824日是研究生迎新的日子在学校的Baton Hall拿到了期盼久的康奈尔学生真是激为终于可以免坐公交了。不过这几天的察和地体卡的公交并不是非常虽然线是很多的但通常都是半小或者一小才有一班不是没赶上就是要等很久所以我就会选择意的方式走。今天从同学家回来也是如此30果和一个美国人站错了方向,无情的司机直接无视了我的招手开了过去。与其再等30分钟,就不如享受下一路上阳光、空气和美景。 

在迎新会上,研究生院院长和秘书先致辞欢迎我们加入的康奈尔的大家庭,之后向我们介绍了康奈尔给研究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希望我们能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后是一个专题讲座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适应这里的新生活,讲师是一个华裔的心理学教授,虽然没什么用但非常有趣,后来主持总结的时候也开玩笑的说老生提起迎新会的时候只记得这个幽默的讲座。整个迎新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了常青藤的旗子,感觉还是很自豪的。

除了新研究生的迎新会之外,我还参加了国际学生迎新和工程学院迎新,虽然各种迎新的本质和内容都差不多,不过在国际学生迎新会上还是有两个亮点的,一是关于主持人的一个“简单”问题:康奈尔的四季分别是什么?这个题目的答案果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公布结果的时候引发了台下所有人的大笑:Orientation(迎新), Pre-winter(冬季前夕), Winter(冬季), Post-winter(冬季后)。总之迎新会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为伊萨卡的冬天做好准备。第二个亮点就是学校统计的国际学生人数,第三名是加拿大,第二是韩国,第一名就是中国多达600在校学生。 

康奈尔研究生欢迎会,在Baton Hall举行的。

走进康奈尔

左边数第三面就是我们学校的旗子,很自豪啊


走进康奈尔

 
俯瞰bigslope大坡,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天气不太好,云有点太多了,但这个周末又一点云彩都没有,所以也不适合照相。等有合适天气的时候再去照吧。

走进康奈尔

Maplewood, 我住的地方,雨后景象。
走进康奈尔

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走进康奈尔

 

学校里面的花园,没脚架没灰镜,凑合看吧,哈
走进康奈尔

 

 

学校中的小花园,坐落在校园内的小山上,所以少有人问津。
走进康奈尔

校园北部的本科生宿舍,很有城堡的感觉。本科的宿舍分布比较分散,空间也比较大,所以环境也很好。
走进康奈尔

 

伊萨卡中心一游

到伊萨卡的第一天,我就和两个朋友约好一起去小镇的镇中心转转,顺便咨询下银行开户问题和电话套餐的问题。因为要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所以决定走着去镇中心与他们汇合。我住的maplewood是在校区的东南边上,严格的意义来说已经在校园外面了,不过这里离我的工程学院和上课的地方不算远,因为工程学院就是在校区的南边。我一路向西走全部都是下山的路,而且山势非常陡,下山都下的有点喘,心想这要是往回走可就惨了,纯爬山啊,不过这倒是彻底打消了我买自行车的念想,就是买了也得推上来。经过20多分钟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伊萨卡的镇中心,这里明显比我住的地方繁华了不少,有很多商铺和饭馆,咖啡馆等等,这里也是伊萨卡的小交通枢纽,多数多公共汽车都会在这里集中再分散到不同地方。

因为小镇的中心坐落在山谷之中,河流、小溪、瀑布随处可见,哗哗的流着水也不时在耳边萦绕,而河谷的对面则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除了令人心怡的风景,伊萨卡的整个生态环境也非常和谐,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美妙,小松鼠就在你面前跑来跑去,小喜鹊就在房门前觅食,开阔的草地上还能看到小鹿。 

逛完小镇我们就乘车回到学校,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白天看到学校,学校的建筑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校园内有很多古典式的教堂建筑,比如标志性的钟楼和二战纪念教堂,同时也有很多现代风格的教学楼和设施,当然这样的组合在美国并不少见,之前去过的MIT,Havrad等大学也都如此,但康奈尔却有很多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优美的校园环境。每走一段路就有一个小花园供学生或行人休息,有时还会看到园艺工人在花圃中修剪枝叶。校园两侧有峡谷,而中间有两条河流穿过,形成了湖泊和瀑布,所以走在校园内,有时就能听到潺潺的水流声。同时在校园内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康奈尔植物园,我打算在周围的时候一探究竟。除了正常的大路和步行道之外,校园内还部有休闲山道,这些林间的山道小路会把康奈尔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连接到一起,最终带人们进入到植物园中。虽然我还没有去亲自走过这些小路,但我一定不会错过。看到这些美景我不由的照了几张照片,虽然不算是康奈尔的代表性建筑,但也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大学的宁静、庄重的氛围。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的中心 Center Ithaca, 两间银行HSBC和BOA就坐落在此。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街道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是我走路上学的毕竟之路,右面就是峡谷,有水流过。不过康奈尔对这些地区的利用也是非常到位的,例如没有水的峡谷地方,就用来作网球场,这样利用了空间,也不用担心球被打飞,因为不会有人能把球打出来吧。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张是我在去国际学生事务处的路上所拍的,典雅庄重的建筑,整齐的草坪,配上蓝蓝的天空和白云,是完美的组合。不过我这两天也去了几次这里,天气都没有像第一天这样好了。
伊萨卡中心一游

康奈尔大学,tower road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关于办银行开户准备介绍下,如果能帮到后来的同学就最好了。在伊萨卡比较大的银行就是两间,汇丰银行(HSBC)和美国银行(BOA)BOAchecking帐户和saving帐户都要收取费用,避免checking收费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保证帐户有1500美元以上,第二就是保证500美金以上并且在ATM上面办理存取款手续同时实用电子月结单。没有SSN的话,不可以申请信用卡。SAVING也需要收费,费用是会在消费的时候,进行四舍五入,把多算的领头算作SAVING的维护费。HSBC对于学生没有任何费用,没有SSN也可以申请信用卡。相比之下BOA麻烦了很多,但如果几个人办的话,可以相互推荐,这样没人能够拿到大约35美金的奖励。但我因为还是HSBC比较省事,而且国内也用HSBC汇钱的话可能手续费少,就选择了HSBC

初识康奈尔

两个半月的假期生活转瞬即逝,还没享受够在家舒服惬意的生活,19日的我就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13小时的飞行让我有点吃不消,尽管睡也睡不着,屁股也坐的非常疼,最终还是安全地踏上了美国的第一站——纽瓦克,我要在这里转机去雪城,再从雪城到一小时车程外的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

我觉得很有必要用一段来说一说美国的海关安检,办理托运和专门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在过美国海关安检的时候,负责的警官是一位华裔的老人,看到我们这些留学生就用中文打招呼,让我倍感亲切。第二就是行李托运的问题,对于第一年的留学生,美国大陆航空允许学生托运323公斤的行李,但在北京办理登记的时候,办理托运的中国人说什么也不给我办,说我因为之前有J1的签证就不能受理。等到了美国纽瓦克机场,我再去大陆航空的柜台,告诉他我是学生签证,希望托运第三个行李,他们二话没说就帮我办了,由此可见还是美国人比较容易办事。第三个想提到的就是一位特地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我的飞机是美国时间晚上10:48分到,所以自己当天去伊萨卡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机的两个韩国女生就是要在雪城过渡一晚。所以我真的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能有这位朋友专门驱车来接我,把我和我的83公斤行李送到在宿舍,并且不图名不图利,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刚刚坐上朋友的车,就开始下起了暴雨,朋友说我有福气,我想的确是,之前等了那么久都没下,老天这一定是在帮我洗尘吧。康奈尔大学坐落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山间小镇中(纬度相当于铁岭),三面环山(未考证),我们从雪城一路驱车走来,一路上经过了都是森林和小镇,没有繁华的嘈杂喧闹,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雨后的夜空也在洗刷后额外透亮,一颗颗星星就如同小时候学的课文中描述的一样:像蓝色天鹅绒上镶嵌的宝石一般,让我非常动心想拿出相机拍上几张B门。汽车一直在上坡下坡,下坡上坡,我的耳朵就和坐飞机时候一样有明显的反应。朋友说,康奈尔大学坐落在山上,我住的地方在低处,而伊萨卡的镇中心则在山谷之中。我们到达宿舍的管理处已经是凌晨040多分了,借助着路灯朦胧的光线,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扫描,尽管我不能一睹社区的全貌,但我倍感这里优美和恬静。办完入住,握着C03的钥匙,在一块开阔的草地旁前找到了自己的房间。进了房间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找网线网上,登陆skype给妈妈报了个平安。之后就是翻箱倒柜找到床上用品铺床,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有机会了解我住的这个社区,环境非常优美,旁边就是MaplePark,小区中的房屋都是一层的,虽然用我们的眼光看好像都是简易房,但的确美国人就是住这样的房子,而且毕竟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还是很不错的,干净整洁,家具也齐全,水电各种费用也全部包括,所以还是蛮舒服的。因为我的房前就是一块开阔的草地,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到窗前的枫树,一般翠绿而一般已经变黄,随风微微摆动,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妈妈和爸爸,为了住这套房子,多花了不少钱,所以要好好利用这套房子的优势,再有就是希望他们能在这面多住一段时间。

我的住的maplewood apartment, 右面这个门就是我住的c03,看到窗户中的枫树了吗?

初识康奈尔

门前的草地和bbq area,会不会在有活动的时候比较吵呢?但不管怎么说也应该算是风水宝地了,知足知足。美国的天就是蓝啊,在北京呆了3个月就盼着天气好些,这样就可以出去拍照了,但将近3个月里,蓝天白云却仅仅有6天。希望ITHACA的天一直这么蓝,多拍些漂亮的照片。

初识康奈尔

我的小客厅,家具可以自己摆,在建筑师老爸的指导下,我对两间房进行了大变动,书桌移动到了窗前,小沙发前放好茶几,既可以摆东西的,又可以用来垫脚的。因为提供了很多家具,再加上我83公斤的东西后,感觉很还是满满当当的,很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初识康奈尔

开放厨房,多用餐桌,杂物夹的完美组合。我现在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博客呢。

初识康奈尔

厨房特写,炉子,抽油烟机,烤箱,一应俱全。美国式的硕大冰箱,装什么才能装满呢?不过经过一次采购,现在厨房这里又多了不少东西。

初识康奈尔

我的卧室,非常宽敞,在爸爸的指导下把单人小沙发放到了窗下,配合小茶几和台灯,可以很惬意的在下午在这里看书了。前提是要有书,哈哈,准备开始我的读书计划了,要去图书馆借了。

初识康奈尔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请大家多支

本来正在写到cornell的blog,但后来发现居然忘记了把我的app放到博客来,所以先插播一条广告。

 

这款软件主要是服务于癌症病人的,是为美国公司health monitor(美的最大的健康杂志之一)和agmen(a leadingpharmaceuticalcompany)编写的。写软件的时间比较长了,修修改改的有一年之久了,也可以说是一年磨一剑吧,应该是目前iphone/touch上最好的同类软件了。

软件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1.医疗日历,可供用户记录pre-defined和customerized事件

2.记录并跟踪白红血球数,血小板,体温等身体症状,并利用图表方式表现

3.星期日历 药物记录,记录药物服用情况

4.全部健康记录可发送到自己邮箱或者医生的邮箱,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写日志的目的是想请大家多多忙帮,因为软件本身是免费的,麻烦下载后给评个分。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大家提出来。这个是美国的地址,如果你使用的itunestore不是美国的,你可以搜索下软件名字: Chemo Calendar.

http://itunes.apple.com/us/app/chemo-calendar/id385497865?mt=8

这个欢迎屏是用ps画的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Month View Calendar,这个是界面是模仿苹果自带的calendar,有事件的日期下面会有小圆点。用户每天仅可以输入一次信息。下面的图标是代表的事件,同时前面的空间可以显示用户自己的备注。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pre-defined的事件,也是一个事件的具体情况,记录了当天需要做的事情,而下面则是一些关于身体的数据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一个week calendar,写这个的时候比较头疼,因为很少有类似的例子和参考资料,包括苹果自己都没有应用一个weekview。这个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录服用的药品,有的是安排在早上而有的是在下午。灰色的代表已经服用的。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一个记录体温趋势的图标,显示了一周的情况,红色的代表体温超过了正常的数值。这个图标包括所有健康信息可以用过邮件发送到自己的邮箱或者医生的邮箱。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另外一种图表的显示,因为上面的方法,显示的数据量有限,所以这个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的体温数据和趋势,轻触屏幕上面的数据点可以活得该点的日期和数据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整个程序其实代码和界面都很多,在易用的原则下,对软件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很多内容都可以让用户自己定义,方便使用。所以就不发更多的截屏。如果你有iphone/touch,欢迎试用,并帮忙打分。如果你是专业人士,更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

香港—永不磨灭的记忆

昨天查到了最后这一学期的成绩,上面写着Passed,Eligible to Award, 标志着大学四年的生活正式结束了,最后拿到了1st Honor也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不过“毕业”这个字眼好像并没有让我感觉到些许愉悦,毕竟在香港生活了四年,舍不得的东西太多了,有稍息相处的室友,同学,好朋友,直到最后我走的那天还有香港同学来请我吃饭,为我送行,让我非常感动。

其实自从到香港之后就曾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的香港的社会和同学们中去,所以结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朋友,也非常努力的经营着我们之间的感情,大家能够在一起共事相互了解让我获益匪浅。虽然我的广东话到最后有了不少的提高,但还不能非常流利的应用,这自然就产生了道无形的屏障,正如之前Paula在美国和我所说的,感觉在MSN聊天的时候,我是一个有幽默的人,但现实中和她们说话不多。不过还好,那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我的广东话与那时相比应该有了不少的长进。也不知道去美国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说广东话,希望自己不会就这么扔下吧。 

想到香港的同学,他们对我真的是非常关照,我在香港的四次生日,每一次都会有朋友来陪伴,他们会买生日蛋糕给我,用广东话和普通话唱两边生日歌。在香港模拟联合国的时候,因为我们开会的时间有时正好错开了我的生日,但他们还会提前或后补一个party给我。后来,认识了我们IMT的同学后,每年我过生日的时候,总会安排一次全班性的聚餐,因为我们正好有3位同学在3月底和4月初过生日。 

有些大陆的同学感觉香港学生学习不好,有时会显得幼稚。我觉得不然。他们能够对一些我看似简单的东西都饱有热情,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我,我感觉现在对很多事情都看的过于淡然,好像找不回小时候的那种激情和热情。出此之外,香港的同学有很多的优点我想是大陆的学生所不能及的,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之前参加香港模拟联合国(HKMUNC),认识到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纪的朋友,大家一起成功的搞起了香港的2009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参会代表数也创了新高,也成功的为后面的committee铺平了道路。但仔细想想,折腾整个会议的就是我们几个学生而已,从几百人的住宿饮食,到场地运输,再到联系全部的赞助。整个会议都是依靠赞助商的支持,从酒店,餐饮,文具,场地和现金的支持,就是靠几个学生的三寸之舌。 

不管怎么说,我都非常珍视我在香港所建立的友情,我也深信当年决定去香港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果再给我一个选择的机会,哪怕是清华北大,我应该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去香港。在香港的四年让我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虽然我很有可能在美国工作,但我想我一定会回香港去和同学们相聚的。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星期四是毕业设计的展示日,我被安排在了我们学系的主房间,所以除了来参观的同学和老师之外,还来了很多外面的学者以及做相关产业的专业人士,我的辅导老师更是带来了很多公司的老板,让我给他们介绍我做的毕业设计。之前老师就叮嘱我,在做展示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完全为展示功能的程序以防止不准确情况的发生,换一句话说就是提前做好的。因为在做展示的时候,关键是让别人知道程序的如何运作,怎样运行,有何结果,至于是否是即时演算就位居其次了。所以当天中午,我特意更改了程序,使其仅仅可检测一条车道,不过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在给前来的嘉宾们讲述和展示的时候,运行的也非常完美,得到了很多外来学者的好评。整个演示安排是从下午的1:30到4:30,我们这个房间2点才开始慢慢上人,从2点钟开始我大概讲了1个半小时左右,前前后后可能有8-9波的老师,5-6波的学生,以及下一年和我做同一个题目的学妹们。到4点钟左右,来看的嘉宾都陆陆续续走了,我也就有时间到别人的地方转悠转悠,看看别人做的是什么,有什么非常有意思的课题没有。

因为我们专业主要是以软件为主,所以做iPhone程序和做游戏的人尤其多,反而像我做这种非常数学的课题的人很少。其实我之前就有些后悔,可以选择一些以程序为基础的项目,这样能给自己省不少的麻烦。不过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就是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些非常学术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大量数学为基础的。不过在我走动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设计。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分析大脑电波来帮助人们自动判断”的设备,这个项目是基于一个头戴的感应器,获得人们思考时的脑电波图形,然后再根据对这些图形做出分析,从而获得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在他的程序里,他是通过“想”来控制换牌和出牌这两个动作的。再有就是EIE那面的项目了,因为他们主要会是软硬件相结合,所以看出去都比较有意思。
不管怎么说,FYP终于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悬在空中一年的石头终算是落地了。在刚刚选这个题目和辅导老师的时候,我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抱着努力做的决心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最后出一篇论文。但是由于我们的辅导老师太忙了,基本上找不到他,而且他也很难腾出很多时间给我们做辅导,所以我们慢慢的都对自己的设计项目产生了惰性,也都不太主动地花时间在上面了。所以其实到最后回想起来,自己虽然也做了不少东西,但是和之前相比好像没有太多的改进,所以每当想到要去见辅导老师,或者要提交什么报告的时候,都感觉到有点自责,因为自己真的没有花太多功夫。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终于做完了FYP就是开心不少,再也不用惦记着了。
突然发现自己说了这么多,居然都没讲我的毕业设计是具体做什么,我的题目叫做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视频的追踪和监控,简单的概括下就是对马路上的汽车进行识别的追踪,例如你看到了一辆汽车,你想追踪他,就可以用鼠标在我的软件界面上点下那辆汽车,之后我的程序会检查你所点的是否为一辆汽车,如果是,程序就是确定其中心位置,大小以及速度,前进方向等等。随后程序就会用一个追踪框套住这辆汽车,一直跟到它驶出视频。但我的程序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当这辆汽车再次在另外一个视频里面出现的时候,要再把它识别出来,这么讲我想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吧。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与我一起做Presentation的同学: Paco Ma, GeorgeChan

Paco是做Interactive Story telling,是同游戏相关的,主要就是指故事的情节发展是根据用户的习惯,水平和一些对话进行发展和调整的,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游戏都是这样了,比如质量效应,所以感觉这个题目的应用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我的Foam Board和做展示的电脑,我的题目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这个是很早前的一张截图了,新的截图是png格式,新浪好像不太支持,我也懒得再转格式了,看个大概吧。哈

GSC冠军

由于之前一直忙于期末的报告,Presentation以及作业,所以一直没能写写获奖感受。其实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学校的GSC(GlobalStudentChallenge)比赛,所以对于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不过这次获奖我还是感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本来最后一年打算不参加比赛了,因为毕竟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心思,所以很早就拒绝了Kathy和Kenneth的邀请(感觉很抱歉)。但一天晚上沈竞一来找我,希望我能帮他们一起做这个Project,考虑到和沈竞一不是很熟悉,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多认识和了解些朋友就答应了。比赛的点子和主意在他来找我之前其实就已经定下来了,是关于一个基于移动电话平台的旧物回收信息软件,很多具体的细节也也已经敲定了,所以其实我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他们润色润色企划书和点子。我们一路走过来都是很顺利的,后来听SAO(StudentAffairOffice)的老师说,我们初赛和决赛的成绩都是压倒性的,比其它的组高出很多,感觉很自豪很高兴。但其实无论获奖与否,我都很享受整个过程:之前只是和沈竞一有过“一饭之交”,也没有更多的接触,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认识了学习酒管的綦灵,编程的高手刘正阳。

但无论怎么说,这次比赛对我的触动还是不少,因为它让我深思了一下之前我们之前为什么没能进入决赛。仔细回想我们之前的那些点子,到现在我也一直认为是非常有意义而且巧妙的,比起那些最终能走入决赛的什么五味口香糖都要好很多,但为什么这么好的点子就不能进入决赛?不能引起评委的关注?这一路观察过来,我发觉Presentation的好与坏决定了一切,无论多么精彩的想法如果不能完整、完美地讲出来,不能表达清楚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之前的队伍组成明显就是在这方面欠缺很多。我和Sarah是学电子的,杨墨子是会计,王沫和秦博是学生物的,我不是说队伍的组成是失败的原因,而是说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家能够有很好的PresentationSkills以及一种BusinessProfessional的气场。之前的比赛,学校都请一些专业的人士帮我们修改企划书,在我们组接受辅导的时候,老师当时就告诉我们:我们写的是所有里面最好的,而且非常全面、吸引人。但到最后Presentation的时候,我们没能把这种信息在短短的15分钟内传达给评委,没能让他们清楚了理解我们的产品和价值,所以输也就输了这里。
沈竞一的PresentationSkill是一流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至少我也对自己的水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在这方面我需要提成的空间还很大。而且也正式通过这次比赛,我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Presentation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学习理工课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不是非常擅长。不过怎么说,这次比赛都是很开心的,得了第一名,也第一次上了学校的首页,感谢各位队友,感谢杨墨子同学的大力支持。连续三年参加比赛,最后终于拿到了第一名,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也给大学的最后一学期画上了一个句号。

GSC冠军

GSC冠军

GSC冠军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今年生日当天没什么特别的,白天忙于做FYP,晚上也就和同学一起吃了个必胜客。想到这是我在香港过的最后一个生日,我感觉很有必要认真地写这篇日志。22岁了,应该对自己有新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在新的一年里:

1.挑战自我,尝试做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

2.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朋友和结识更多朋友

虽然生日过的有些平淡,但是4月2日复活节假的第一天,又过了一次不平淡的生日。我们班一行7人去南丫岛爬山,之后计划在晚上一起吃饭。之前一直想去南丫岛,很早就听说那里景色很好,所以期待也就很高。我们从中环4号码头坐船1个小时就到了南丫岛榕树湾,但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刮起了风,无奈我们的行程也因此推迟了1个小时,我们就在蓉树湾的村落里走了走,吃了些小吃和甜品,等到雨停了,我们正式开始启程,我们的目标是横穿整个岛,去对面的索罟灣湾和其它同学汇合,晚上一起在那边吃海鲜。爬山的过程还是很轻松的,本身就都是不高的小山包。岛上的绿化很不错,爬山的小径也都很有味道。我们穿过树林,走过海滩,吹着海风,感觉非常舒服惬意。
不过也可能是对南丫岛的期待,所以总体的感觉没有去蒲台岛好,因为毕竟南丫岛上住的人很多,建立的发电站,所以失去了那种原始和自然的感觉。不过我们这次的路线也是集中在旅游的路线上,所以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晚上我们班20位同学一起汇合吃饭,主要是海鲜,虽然我不是非常习惯,但也吃了不少,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后来的拉肚子。在晚饭就要结束的时候,DAWSON才赶到,带来一个蛋糕,为我和其它几个近期过生日的同学庆祝,想想在香港的这4年中,每次我过生日,香港的同学都会特别组织一些活动或者饭局为我庆祝生日,仔细想想真的感到很高兴,很温暖。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最后我们在星光大道登陆,一起去吃了糖水,这是最后大家的合影。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在生日之前,28日,我去了蒲台岛,很多香港同学都没去过,因为比较偏远,应该是到了过境的最南端了。在那里已经收不到香港的手机信号了,都变成中国移动了。这次的活动是学校辅学生态课组织的,上课的同学可以叫上自己的朋友一起,正好是kathy和kenneth上,他们问我去不去,我一听就很感兴趣,当即就答应了。现在看来真的非常值得一去。
我们去蒲台岛是先坐车到赤柱,在海边的小镇子里面,感觉有1/4都是外国人,环境优美,沿街有很多酒吧,感觉就跟在国外一样。仔细想想也是,这么风景如画的地方,老外自然都会在这里集中。我们从赤柱乘船1个小时就到达了蒲台岛,与南亚岛不同的是,这里的住户很少,所以每家都要自己发电,同样也没有自来水,都需要从岛外运,所以整个岛上就是在上船的地方有几家吃饭的地方。由于整个岛没有太多人为的改变,保留了海岛的自然风光,岛上的植物郁郁葱葱配上碧蓝的大海,非常漂亮。当天的天气也很给面子,大大的晴天,非常适宜拍照,海岛和大海上的风景也一览无余。需要大大的感谢kenneth同学,带了一部好相机,帮我照了很多照片。看来我也需要买一部,哈哈。一天的行程就是爬山,边走边欣赏周围的风光,上山下山也翻过了几座山包,把大半个岛走完,的确有些辛苦,不过是非常值得的,蒲台岛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去的地方。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生日+南丫岛+蒲台岛

充实才是满足

刚刚写完了3D Animation的第二篇critical review,希望还能像上一次得个不错得分数。现在有的时候真是挺佩服自己,以前这样的ESSAY都会很早开始写,然后隔上几天再润色润色,现在倒好,一直拖到最后才写。仔细想想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个作业,包括Presentation等等,恨不得明天做今天才准备,一方面也可能自己的确在这些方面有所提高吧,所以做出来也恨轻松了。

前天晚上我上了一半的networkprogramming就去听一个presentation的培训了。因为我和沈竟一的businessidea进入了前三名,为了最后的presentation,学校特意为我们请了HSBC的一个人专门给我们做培训。第一次课我没去,所以今天正好之前做完了lab就去听听,讲师让我们做了一个热身:”I am happy, because…”。我就说我很高兴,因为我感觉过的非常充实。而且越说有点越兴奋,都有点收不住了。流水账下:周一早上去上maya的workshop,主要学了做动画,之后去实验室做下午要交的java编程,因为之前我在我的苹果机装不上,所以就打算去学校,结果发现学校连最基本的javaSDK都没有,不过幸运的是这逼我在我的本本上成功装上了需要的组建,趁热打铁,下午就把作业和实验报告全搞定了,中间又穿插着进行了management的presentation讨论,找FYP老师,帮同学做projectdebug等等。忙到6点出头去吃晚饭,然后上network project和presentation辅导。
昨天ALEX能不能在2天内做出一个iPad的软件,因为苹果iPad4月3日上市,现在会优先审批iPad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写一个LOL FORHealth。但我还真的没有太大把握,因为毕竟不知道新的SDK有没有改新的东西。但我还是接了下来,到昨天晚上11点,我成功的写完了这个小软件,仅仅一天时间,而且当Alex看到的时候也很激动说:looksso attractive that cannot wait to get ipad to shake.
昨天晚上在网上搜歌,听到了李孝利的RememberMe结果就一直播啊,到现在写博客还听呢,感觉中间的旋律和我好友共鸣,而且这个歌听了也让我心情大好。最近活动事情稍多,周五讨论Presentation,然后周六去深圳,周日去蒲台岛,4月2日去南丫岛。
这个学期才感觉这是大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