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是毕业设计的展示日,我被安排在了我们学系的主房间,所以除了来参观的同学和老师之外,还来了很多外面的学者以及做相关产业的专业人士,我的辅导老师更是带来了很多公司的老板,让我给他们介绍我做的毕业设计。之前老师就叮嘱我,在做展示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完全为展示功能的程序以防止不准确情况的发生,换一句话说就是提前做好的。因为在做展示的时候,关键是让别人知道程序的如何运作,怎样运行,有何结果,至于是否是即时演算就位居其次了。所以当天中午,我特意更改了程序,使其仅仅可检测一条车道,不过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在给前来的嘉宾们讲述和展示的时候,运行的也非常完美,得到了很多外来学者的好评。整个演示安排是从下午的1:30到4:30,我们这个房间2点才开始慢慢上人,从2点钟开始我大概讲了1个半小时左右,前前后后可能有8-9波的老师,5-6波的学生,以及下一年和我做同一个题目的学妹们。到4点钟左右,来看的嘉宾都陆陆续续走了,我也就有时间到别人的地方转悠转悠,看看别人做的是什么,有什么非常有意思的课题没有。
因为我们专业主要是以软件为主,所以做iPhone程序和做游戏的人尤其多,反而像我做这种非常数学的课题的人很少。其实我之前就有些后悔,可以选择一些以程序为基础的项目,这样能给自己省不少的麻烦。不过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就是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些非常学术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大量数学为基础的。不过在我走动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设计。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分析大脑电波来帮助人们自动判断”的设备,这个项目是基于一个头戴的感应器,获得人们思考时的脑电波图形,然后再根据对这些图形做出分析,从而获得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在他的程序里,他是通过“想”来控制换牌和出牌这两个动作的。再有就是EIE那面的项目了,因为他们主要会是软硬件相结合,所以看出去都比较有意思。
不管怎么说,FYP终于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悬在空中一年的石头终算是落地了。在刚刚选这个题目和辅导老师的时候,我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抱着努力做的决心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最后出一篇论文。但是由于我们的辅导老师太忙了,基本上找不到他,而且他也很难腾出很多时间给我们做辅导,所以我们慢慢的都对自己的设计项目产生了惰性,也都不太主动地花时间在上面了。所以其实到最后回想起来,自己虽然也做了不少东西,但是和之前相比好像没有太多的改进,所以每当想到要去见辅导老师,或者要提交什么报告的时候,都感觉到有点自责,因为自己真的没有花太多功夫。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终于做完了FYP就是开心不少,再也不用惦记着了。
突然发现自己说了这么多,居然都没讲我的毕业设计是具体做什么,我的题目叫做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视频的追踪和监控,简单的概括下就是对马路上的汽车进行识别的追踪,例如你看到了一辆汽车,你想追踪他,就可以用鼠标在我的软件界面上点下那辆汽车,之后我的程序会检查你所点的是否为一辆汽车,如果是,程序就是确定其中心位置,大小以及速度,前进方向等等。随后程序就会用一个追踪框套住这辆汽车,一直跟到它驶出视频。但我的程序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当这辆汽车再次在另外一个视频里面出现的时候,要再把它识别出来,这么讲我想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吧。

与我一起做Presentation的同学: Paco Ma, GeorgeChan
Paco是做Interactive Story telling,是同游戏相关的,主要就是指故事的情节发展是根据用户的习惯,水平和一些对话进行发展和调整的,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游戏都是这样了,比如质量效应,所以感觉这个题目的应用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
我的Foam Board和做展示的电脑,我的题目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
这个是很早前的一张截图了,新的截图是png格式,新浪好像不太支持,我也懒得再转格式了,看个大概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