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在康奈尔的那些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眨眼就毕业了,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了,再也不能拿着学生证享受学生的特权了。不过,5年来我一直没买过优惠的学生机,是不是有点亏呢?因为时间原因,我没有机会参加我本科的毕业典礼,总觉得有些遗憾,所以这次全家出动参加我的研究生毕业典礼,爸妈都来美国陪伴我度过这段人生中非常有意义的时光,我非常非常高兴和感激。康奈尔的毕业典礼安排在2011528日和29日,给我的学生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可能时分号,谁知道呢。29日的活动是学系的,教授为我们每位毕业的学生颁发学位证书,仪式非常简单。而29日则是全校的毕业典礼,非常隆重,PHD、硕士和本科生共有5500人毕业,其中包括2010年8月、12月、2011年1月和5月毕业的同学。

26日我拿到毕业服心情自然很激动,马上就套上试了试,找找感觉。之后,每天一大早都拉着爸爸妈妈到学校里面去照相,从创办学校的康奈尔先生的塑像,到我最喜欢的UrisLibrary, 再到我战斗过的实验室,总之把学校走了一个遍。恨不得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的记录下来。

28日的仪式安排在EngineeringQuad, 会场的布置的非常简单,就是在草地上搭起来的临时帐篷里面摆上一个小舞台和椅子。学系的院长、主任和主要教授都盛装各种颜色的教授袍子,坐在台上,仪式上院长和系主任分别讲话后,来自英国的ProfessorBailey用诙谐的语言介绍今年优秀毕业生的成就,引得台下一阵阵笑语,他念到一位毕业生的名字,毕业生走上舞台时,系秘书会给每位毕业生献上一支红颜色的康乃馨,ProfessorBailey与每个同学亲切握手,颁发学位证书,并且摆出一个慈祥可爱的pose,供大家或家长拍照,场面热闹温馨。

相比之前,29日的典礼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毕业典礼,早上8点,家长和毕业生的亲朋好友开始入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万名学生家长早早就把体育场的看台坐得满满的。5500多名毕业生则先在ArtQuad集合,然后列队行进到体育场。让我受宠若惊的是全学校的教授都穿着庄重的大袍子,夹道迎接我们,为走过的每位学生鼓掌,恭喜我们毕业。因为毕业生的数量太大,队列行进到体育场相应的位置用了1个多小时,当全部学生就座已经是上午11点钟了President给大学做了毕业演说。大意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出色,无论以后在那个领域,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而且相信我们都能做到非常杰出。之后就是学位授予仪式,每个学院都要派代表到主席台上向校长申请毕业,然后校长手握权杖宣布这些学生会被授予相关的学位。最后,就是唱校歌,在合唱队的带领下,大家也唱起来,同学们都万分激动,伴随着音乐摆动起来,把毕业典礼推向了高潮。

我个人认为,合唱是整个典礼中最出彩的地方,合唱队一共唱了三首歌,虽然我不知道歌名,但每一首听上去旋律都非常优美,也不失庄重,而且这些歌曲很容易产生共鸣,深深地埋藏每个人心中。事后听朋友说,他参加过很多国内大学的毕业典礼,比如北大的,人大的,上海交大的,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康奈尔的这种气魄、宏大和庄重。

 

虽然这是我参加的唯一一个大学生阶段的毕业典礼,但我相信它是最好的,因为它不仅是个毕业典礼,还是我们这些毕业生人生路上一个新的起跑线和加油站,大家由衷感到了自豪和肩负的责任。

康奈尔--我热爱的学校,再见了!

学系的毕业典礼with professor Bailey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Barten Hall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和妈妈爸爸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Philips 203 (classroom 4CS5300 Infrastructure of LargeScale Network)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War Memorial Corridor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学校的毕业典礼,看台上全是家长,辛苦了!

康奈尔毕业记Cornell Commencement

 

Cornell & Slope Day

SlopeDay(我叫它大坡日) 是康奈大学一年一度学校官方举办的大型学生聚会,祝一学年的结束通常活动安排在四月末或五月初的一个周五,今年的430日就是著名的Cornell SlopeDay。恰巧,周五上午我有System Security, Clarkson老师课前说这个周五还给大家上好像不太人道,似乎学校里已经充满了欢庆学期结束的气氛,许多同学都没有心思再坐下来学习了。但既然时间不冲突,课还是要上的。不不知道下午的会不会取消呢?

是大型的集会活动,还请了美国著名的说唱明星来表演,学校提前做了许多工作,几千平米的大坡草坪一夜之间就被铁栅栏围了起来,在中间位置的最低处搭好了演出舞台,借助大坡的优越地理位置,形成了天然的看台,坐在大坡的草坪上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看到舞台上精彩的演出。

临时围起来的铁栅栏设置了很多安口,大包、反相机、液体都不能地内。想照相只卡片机或者手机拍了。由于格的要求还产生了很多趣闻轶事,虽说集会活动场地内有各种免费的水,还卖饮料、小吃和酒,但按规定自己的酒是不准带入场地,据说深知此道的同学会提前1~2天把酒埋到大坡的某一棵树下,做好记号,活动当日,会看到很多人在树下挖地,寻找“宝藏”。那些想带单反相机大显身手的同学,用这个方法就不成了,只好在炎炎夏日穿上大风衣把相机裹在衣服里,但遗憾的是大多过不了安检的关。

大坡日可能是伊卡最大的集会活了,所以几乎出了小全部的警力,到都是警察、志愿者,每个出入口都有急救和医员、救火车和安保人员。由此看来,美国的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每年都会有些小意外和麻烦,今年我不远处的一个女生因中暑身体不适,招来3名医1警察,他们一路小跑赶了过来,帮她。还有其它的小事端此起彼伏。

 每年的大坡日,学校都会来一些美国的知名歌手来助,今年的大牌嘉 Nelly, 但我在是对说唱音不太感趣,听不出什么感。活在下午1:30正式开始,从12:30就开始有学生陆续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大坡,尽情享受夏日的阳光,人们喝着啤酒,听着音乐,有的已经跟着音乐舞动了起来。我和同学在里面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然后就出来了,震耳欲聋的说唱我也听不懂。

除了啤酒和音乐,在大坡外面还有很多机动游戏,比如投球、用锤子砸东西比力气什么的,还有各种美食,刚才翻了翻相册,好像没有照片纪录,有点可惜。不过这就是康奈尔的大坡日,一个在学期期末,让学生们放松、享受阳光、音乐、啤酒、美食的活动, 也是在期末考试前让学生们缓解压力的良方吧。

康奈尔的大坡–美国版的人山人海

Cornell Slope Day

再走近耳朵就受不了了

Cornell Slope Day

Bill Tong and Me 

Cornell Slope Day

在Cornell的最后一天学生生活

56日是我在康奈的最后一天,也是康奈Slope Day——学校为庆祝学期束的传统节日。今天17日提交了最后一份告,意味着我的学生生涯告一段落,再几周的假期就要正式开始工作了。妈妈421日来的,于吃上了久的家常菜,真是太幸福了,也的同学很是羡慕。

言归正传,这个学期格意上一共修了5门课子商、系安全、系安全践,大模网络构架NSF戏编程。其中只有子商务有期末考试,其它的都是以做project为主。网络这么课原本是有期末考试的,但因为时间缘故,老师取消了考试,而加大了最后一个project的比重,这个大project从布置到提交只有不到两周时间,而且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压力也不小。我们都是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然后还要拿到亚马逊的服务器上去测试。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有一小点遗憾,没有能成功跑出一百万个数据的结果,但一切都算比较顺利,PRESENTATION的效果也不错。

个学期,我很享受和同学一起做Project程,从中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之所以非常享受是因有非常力的teammate,不但各个水平都很高,而且做起事情来也非常认真。比如一起做Systemsecurity practicumMatt,Aaron, 他们做事情不放过每个细节。再比如Large Scale NetworkJacksonJustin, 大家实验室一起写代码到夜里12点多,然后在deadline前一分钟提交代码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不管怎么说,感觉康奈尔的课程还是蛮有难度的,虽然每一门课我都很认真的对待,但还是不能肯定自己最后能够拿到非常满意的成绩,只要努力争取了就好。很多同学都觉得我都找到工作了,不用这么认真了。但我总是觉得,正式因为自己找到工作了,才应该认真的去学嘛,因为毕竟上个学期都没有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另外一件让我比较开心的事情就是这个学期认识了非常多的新朋友,或者之前不太熟悉的朋友也都现在也都能开上玩笑玩到一起了,所以我也比较高兴自己能够更多的融入到康奈尔这个国际大家庭里面。之所以不说是美国大家庭是因为我们专业里尤其研究生里面美国人不是非常多,不过当然也有,和我一起做projectMattJackson就是美国人。之前听同学都说美国人很水,只是嘴皮子比较利落,都不干活的。不过这两个美国人都是实干派,编起代码比我还利落。

现在事情已经比较都告一段落了,平时就是陪着妈妈学校转转,给alex改改程序,和同学们再聚聚就完了。528日是正式的毕业典礼,这期间还有一段时间,可能会选择附近玩玩吧。

话说伊萨卡的春天非常漂亮,有盛开的樱花,还有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树开满了白花,就想下了雪一样,传上两张学校的照片。

在Cornell的最后一天学生生活

在Cornell的最后一天学生生活

在Cornell的最后一天学生生活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 开学已三周了,比忙也比,下篇再详细次打算写写伊卡的雪。今天是2011220日,听在大的同学,他开始穿短袖短裤了,但我们还是生活在需要羽绒服包裹的冰天雪地中。周五伊萨卡气温突然回升到了11度,地上的积雪在一天就溶化的差不多了,露出了久违的草地,大家都想春天要来了。可是谁想第二天气温就直降20度,到了零下9,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暴风雪,而且这次的暴风比之前来的更快更猛。周六的早上坐在屋里,透过百叶窗看外面,天阴沉沉的,漫天的飞雪能见度不足50米吧,加上大风已经不是“雪花飘落”了,雪都是横着下,直接打在我的窗上和门上,在我门前堆了56厘米厚。

晚上去吃饭的时候,雪已经没过了我的鞋,因为没有穿雪鞋,所以没走几步就觉得鞋已经湿了。等我吃完饭回来,想寻着我之前的脚印走回来,但就是这一顿饭的功夫,45厘米身的鞋印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非常喜欢雪,希望伊萨卡的雪能够下的再大些,现在的还不够过瘾,最好有小腿那么厚,哈哈。最后再来个暴雪封校,然后我肯定是第一个进去照相的。不过身边有很多朋友不太喜欢雪,尤其是开车的同学。的确下了雪,车就很难开,而且还要清理车上的积雪。我在上上周就拿到了纽约驾照的learningpermit, 可以随时约路考了,不过对于现在的天气,我和几个同学还是打算等到天暖和了雪化了再考吧。

大多数的时候,下的雪很难挂在树上。但上一次下雪的时候因为气温不是很低,雪在空中就开始溶化,所以感觉很像下霜,道路两旁的树也都披上的银装,非常漂亮。下面的一些照片就是上次照的。

昨天刚刚下过雪,今天在天就又晴天了,所以利用中午的时间又去学校了一趟,上钟楼去照照学校的雪景,不过可能是因为今天气氛高,而且又有太阳,很多雪都化了,所以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过后来去了SAGECHAPEL,哥特式的小教堂,里面的彩绘玻璃非常漂亮,建筑里面墙壁和拱顶也雕琢的非常精美。之前总是经过,但没有进去看过,所以打算以后要把没去过的地方,没转过的建筑都走一遍。

今天就写这么多了,下午还要做NSF的编程,还有连助教都不会的系统安全作业,然后还要帮老板改改程序,周四还有一门作业。要加油啦。

雪

Cornell, 这是我每天上学的路
雪

银松小径
雪

老题材了,不过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照,效果还不错
雪

有个瞬间非常漂亮,阳光从雨雾中透过来,不过没能抓到
雪

童话世界般的Maplewood
雪

 

康奈尔之学术篇

已经上了1个半月的课了,对康奈尔的课程也算比较了解了,我这个学期修4门课程,人工只能(AI),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 加密学(Cryptography)和Decision Theory.因为我之前在香港学的东西都属于实用型,没有太多的数学、理论和证明,但我选的4门课程里有三门都是非常理论的,所以选的几门课学起来都比较吃力。我也第一次认识到CS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技术。同时,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定位也有了数,我比较适合做项目经理(projectmanager)以及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等,因为我实在是对这些纯理论比较头疼。康奈尔的课程安排比较有特点,就是每一节课时间都不长,但一周要上很多次,比如AI是每周一、三、五的11:15分到12:15分。这样的安排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一直在巩固加深,不好的地方就是事情非常多,而且不会有day-off,当然从现在看来就是有day-off,出去玩的可能也不大。我的所有课都在早上10点到下午3点这个区间之内,所以午饭需要在学校解决,而晚饭就回家自己做。

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认为美国上课得内容很水,很简单,很轻松就能拿A或者A+,但以我现在一个月的感受来看,课程在康奈尔不是一般的难,尤其是研究生课程。听朋友说,康奈尔的本科生课程是全美国最难的,在CornellStore专门有买一种T-shirt,上面写着“我们在其它学校是A+学生,但在康奈尔我们只有C+”。我想我有时间也去买一件吧,哈哈。对于课程的难度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有几门课程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但老师在作业和考试的时候为研究生专门设置了更难的问题,上课感觉听的还算明白,但拿到作业后基本上没有几道题目自己是有把握的,甚至有些问题完全读不懂。去找老师发现,很多人也都有问题,不会做,但事实上最后他们的分数都很不错,而我的分数却比平均还低了很多,所以感觉压力比较大。所以我现在正在准备dropDecision Theory,或者改为旁听,因为老师和作业的成绩实在太难看了,但因为内容还是很有趣的,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让自己的成绩单非常悲剧。为了满足学分的要求,我准备开始做Meng的Project,是用微软的XNA写游戏,因为之前感觉之前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涉足过,所以就没去考虑,而现在选做这个Project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稍稍轻松一点,第二是为微软的进一步面试和找工作打下一点基础。
我有很多同学都是修两门cs的课程,然后再去修商科什么的,因为修多于3门计算机课程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修4门就快到自己找死的地步了。至于课堂来说,和香港的方式大同小异,没有什么过多的不适应,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举手提问,无论是小课还是有近百人的大讲座。而作业来说,通常是每两周会留一个新的作业,一个作业通常需要至少3-4天的时间,在美国老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因为老师自己也不认为一个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它们实在很难,所以学生之间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非常鼓励的,但是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独立写答案。所以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一样的,但只要独立写出答案就可以,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还是不同的。
来康奈尔之前,看到学姐写的博客,我还欣喜的计划每周去个公园,然后每天可以去锻炼锻炼,打打高尔夫什么的。但就目前的状态来看,就是作业已经够做很长时间的了,所以很多计划不得不搁浅。之前看到王哲的状态,说来美国不是为了写作业的,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一年修30学分的确非常累,如果再加上比较复杂的专业课的话,应付这些作业就很麻烦了。今天是秋假的倒数第二天,开学的第一天我要交AI的第三份作业,还要presentsoftware engineering的第一个milestone, 所以就写到这里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到伊萨卡已经一个月有余了,非常适应这面的生活了。关键是生活比较规律,比香港的作息要正常多了。在写上一篇文章到今天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招聘会,上课的情况和感想等等,但总是没能闲下来写写这些事情,今天好在比较效率,几个关键的大事情都办的比较效率,AI的作业在昨晚梦中的酝酿之后,早上神奇搬的一次改成功。之后用了两个小时就把我的LOL4 Health iPad版移植到了iPhone上面,然后发给了Alex。话说Alex送我的HTCIncredible已经到手了,当我看到有3G的时候,心中狂喜,我也平生第一次有3G用了,非常感激Alex,会尽快学着把android的软件写出来。电话很不错,和Google结合的不错,但美中不足(其实我感觉很不足)有两点:和Mac不能很好结合,没有官方同步软件。第二操作和东西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凌乱,没有iphone简介。也可能正式网上传的:“苹果越用智商越低吧”。回归今天的正题记录下这一个月生活上的点滴。

来美国之前都没有自己做饭,就算在香港四年也没说自己做,还好来之前和妈妈爸爸临阵学了两手,再加上skype的远程指导,我的饭做的也有声有色的,妈妈都说没想到我真的会自己做饭。其实就目前来看,我还是蛮喜欢自己做的,很多同学都闲麻烦,我感觉还好:第一是妈妈周全的考虑,帮我带起了各种需要的厨具,所以我家伙都有就剩了不少事情;第二就是虽然自己做饭用不少时间,但关键自己吃的非常舒服,毕竟还是家的味道;第三就是自己做饭便宜不少,在学校吃要7刀,外面就要10刀,我自己做不到5刀就搞定。所以自然自己做饭就是最优解。每天基本都是两个菜,然后闷一锅米饭,每顿都吃到肚圆。
至于采购的问题,主要就是去旁边的P&C,蔬菜水果还算比较齐全,价格就是没有大超市便宜,但步行12分钟比较方便。或者就是要麻烦我们的活雷锋李珂同学,开车带我过去Wagma,每去一次都买不少东西回来,结果发现他什么都没买,所以说是活雷锋。美国的菜其实不是很便宜,有一次买4个西红柿花了5刀多,一盒子蘑菇大概2.9刀,两个很大的柿子椒1.5刀,反正我每次只能吃一个。小列下买过的菜:大葱、生菜、芹菜、胡萝卜、竹笋、洋葱、西红柿、黄瓜、土豆、柿子椒、绿菜花、圆白菜,目前就想到这么多。
要多谢妈妈帮我周全准备,才能有我这么惬意的生活,大到高压锅、炒锅、汤锅、烧水壶一个都没少,小到刚好一人吃量的KUAI米小碗,KUAI盐和鸡精的小勺都一个不落,太感动啦。我还特别把这个盛米的小碗拍了一张照片,每顿饭就吃这么一小碗米。美国买的米还是不错的,基本不用淘,之前闷米饭也有时候水多了,有时候又有GaBer了,现在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已经非常熟练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香肠炒芹菜,鸡蛋炒黄瓜,加国珍。美国鸡蛋非常便宜,1刀多有12个,所以很多菜可以用鸡蛋,经常一天吃2个甚至3个。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我的大冰箱,里面东西满满的。不过今天又快空了,需要去买点东西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这顿饭比较丰盛啦,做了3个菜,呛炒圆白菜,肉片西兰花,而且还有一个是炒三丁儿。美国的大玉米不错,很甜,我是2刀买了5个。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这个是第一次炒蘑菇,先用水焯了一下,然后用肉片炒得,另外一道菜就是竹笋炒鸡蛋。竹笋在超市就算比较贵的菜了,是3.99刀一磅吧好像,我需要分两次吃。再有就沙拉,生菜+土豆。这张照片是最近照的,因为我终于狠心买了三个盘子,一个盘子4刀,3个12刀,不知道美国人怎么想的,要是买瓷器这么好赚钱,倒卖盘子得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在美国做的这些菜基本都是“小菜”,还没整过大鱼大肉,不过感觉也不是特别需要,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吃牛肉汉堡或者各种排,所以不缺肉,回来吃稍稍素一点正好调节调节,而且到美国这一个月时间了,居然没有上火,看来就是这些蔬菜和水果的功劳吧。要炒出香喷喷的菜,肉还是需要买的,一大块肉要5-6刀,可以用7-8次,放到冷冻里面,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还买过一次肉馅,但目前为止就用了一次,做鸡蛋蟹肉,只是可惜没有照照片。上次超市还买了大块得Bacon,前天吃饭得时候想吃肉了,就煎了两块,感觉非常香。
一直在说正餐,其实到这面还有一个很大得变化就是每天都开始吃早点了,因为作息比较正常了,早上起来得也早,不吃早点现在已经不行了,不然到11点上着课肚子就咕噜咕噜响了。早点我通常都是面包,放到烤箱里面考,然后抹果酱或者夹cheese,然后摊一个荷包蛋一块小肉饼,最后牛奶麦片或者咖啡或者国珍。
先写到这里了,准备去看讲义了,下一篇就需要写写上课的情况和感想了。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到了康奈尔之后就总是听大家说康奈尔的植物园非常漂亮,再加上感受了校园内的优美的环境和精妙的设计,所以就对植物园更加神往了,希望找个下午去转一转。在学校的地图上就可以一眼找到学校的植物园,因为它占据了整个校区的将近四分之一,毕竟在大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大植物园的学校应该不多吧。康奈尔是校园最漂亮的学校之一,我想应该和植物园也有很大关系吧。

从校区走到植物园园区还是很远的,我们一直沿着湖边向上游前行,好在一路的景色非常优美,在林荫小路上沐浴着阳光,从树林的缝隙里不时透过湖光,感觉非常好,除了湖水不想九寨沟一样蓝,其它地方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康奈尔的森林都是原始森林,而九寨沟很多地方还都是小树。但因为没有车,我们只走到整个植物园的一半就返回了。
康奈尔植物园的布置就如同一个大公园,每走一段路都会有提示牌,而且还为游人准备了石凳,在林间或者山间的小径上还有小亭子供人观赏风景和休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大晴天,阳光比较强,所以云彩都被”烤“没了,所以照相的效果都不太理想,森林的特色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想到了秋季树叶变黄和变红的时候应该是伊萨卡最美的时刻吧。
康奈尔的植物院,这个小园区专门是各种花卉和小植物。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我们走的小路,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人,环境非常美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学校里面的最大的湖BEEBE LAKE,之前听之前的康奈尔校友说现在真是气候变暖了,之前他们都在这里滑冰,不过不知道到了冬天这个湖上会不会有一些活动。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走进康奈尔

现在看来,我想写的日志堆情况比较严或者是有非常明的延康奈尔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所以每天都会生新的和得提及的事情有延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沉淀沉淀再写出来而且类此的材也能合并。 

824日是研究生迎新的日子在学校的Baton Hall拿到了期盼久的康奈尔学生真是激为终于可以免坐公交了。不过这几天的察和地体卡的公交并不是非常虽然线是很多的但通常都是半小或者一小才有一班不是没赶上就是要等很久所以我就会选择意的方式走。今天从同学家回来也是如此30果和一个美国人站错了方向,无情的司机直接无视了我的招手开了过去。与其再等30分钟,就不如享受下一路上阳光、空气和美景。 

在迎新会上,研究生院院长和秘书先致辞欢迎我们加入的康奈尔的大家庭,之后向我们介绍了康奈尔给研究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希望我们能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后是一个专题讲座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适应这里的新生活,讲师是一个华裔的心理学教授,虽然没什么用但非常有趣,后来主持总结的时候也开玩笑的说老生提起迎新会的时候只记得这个幽默的讲座。整个迎新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了常青藤的旗子,感觉还是很自豪的。

除了新研究生的迎新会之外,我还参加了国际学生迎新和工程学院迎新,虽然各种迎新的本质和内容都差不多,不过在国际学生迎新会上还是有两个亮点的,一是关于主持人的一个“简单”问题:康奈尔的四季分别是什么?这个题目的答案果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公布结果的时候引发了台下所有人的大笑:Orientation(迎新), Pre-winter(冬季前夕), Winter(冬季), Post-winter(冬季后)。总之迎新会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为伊萨卡的冬天做好准备。第二个亮点就是学校统计的国际学生人数,第三名是加拿大,第二是韩国,第一名就是中国多达600在校学生。 

康奈尔研究生欢迎会,在Baton Hall举行的。

走进康奈尔

左边数第三面就是我们学校的旗子,很自豪啊


走进康奈尔

 
俯瞰bigslope大坡,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天气不太好,云有点太多了,但这个周末又一点云彩都没有,所以也不适合照相。等有合适天气的时候再去照吧。

走进康奈尔

Maplewood, 我住的地方,雨后景象。
走进康奈尔

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走进康奈尔

 

学校里面的花园,没脚架没灰镜,凑合看吧,哈
走进康奈尔

 

 

学校中的小花园,坐落在校园内的小山上,所以少有人问津。
走进康奈尔

校园北部的本科生宿舍,很有城堡的感觉。本科的宿舍分布比较分散,空间也比较大,所以环境也很好。
走进康奈尔

 

伊萨卡中心一游

到伊萨卡的第一天,我就和两个朋友约好一起去小镇的镇中心转转,顺便咨询下银行开户问题和电话套餐的问题。因为要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所以决定走着去镇中心与他们汇合。我住的maplewood是在校区的东南边上,严格的意义来说已经在校园外面了,不过这里离我的工程学院和上课的地方不算远,因为工程学院就是在校区的南边。我一路向西走全部都是下山的路,而且山势非常陡,下山都下的有点喘,心想这要是往回走可就惨了,纯爬山啊,不过这倒是彻底打消了我买自行车的念想,就是买了也得推上来。经过20多分钟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伊萨卡的镇中心,这里明显比我住的地方繁华了不少,有很多商铺和饭馆,咖啡馆等等,这里也是伊萨卡的小交通枢纽,多数多公共汽车都会在这里集中再分散到不同地方。

因为小镇的中心坐落在山谷之中,河流、小溪、瀑布随处可见,哗哗的流着水也不时在耳边萦绕,而河谷的对面则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除了令人心怡的风景,伊萨卡的整个生态环境也非常和谐,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美妙,小松鼠就在你面前跑来跑去,小喜鹊就在房门前觅食,开阔的草地上还能看到小鹿。 

逛完小镇我们就乘车回到学校,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白天看到学校,学校的建筑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校园内有很多古典式的教堂建筑,比如标志性的钟楼和二战纪念教堂,同时也有很多现代风格的教学楼和设施,当然这样的组合在美国并不少见,之前去过的MIT,Havrad等大学也都如此,但康奈尔却有很多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优美的校园环境。每走一段路就有一个小花园供学生或行人休息,有时还会看到园艺工人在花圃中修剪枝叶。校园两侧有峡谷,而中间有两条河流穿过,形成了湖泊和瀑布,所以走在校园内,有时就能听到潺潺的水流声。同时在校园内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康奈尔植物园,我打算在周围的时候一探究竟。除了正常的大路和步行道之外,校园内还部有休闲山道,这些林间的山道小路会把康奈尔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连接到一起,最终带人们进入到植物园中。虽然我还没有去亲自走过这些小路,但我一定不会错过。看到这些美景我不由的照了几张照片,虽然不算是康奈尔的代表性建筑,但也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大学的宁静、庄重的氛围。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的中心 Center Ithaca, 两间银行HSBC和BOA就坐落在此。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街道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是我走路上学的毕竟之路,右面就是峡谷,有水流过。不过康奈尔对这些地区的利用也是非常到位的,例如没有水的峡谷地方,就用来作网球场,这样利用了空间,也不用担心球被打飞,因为不会有人能把球打出来吧。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张是我在去国际学生事务处的路上所拍的,典雅庄重的建筑,整齐的草坪,配上蓝蓝的天空和白云,是完美的组合。不过我这两天也去了几次这里,天气都没有像第一天这样好了。
伊萨卡中心一游

康奈尔大学,tower road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关于办银行开户准备介绍下,如果能帮到后来的同学就最好了。在伊萨卡比较大的银行就是两间,汇丰银行(HSBC)和美国银行(BOA)BOAchecking帐户和saving帐户都要收取费用,避免checking收费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保证帐户有1500美元以上,第二就是保证500美金以上并且在ATM上面办理存取款手续同时实用电子月结单。没有SSN的话,不可以申请信用卡。SAVING也需要收费,费用是会在消费的时候,进行四舍五入,把多算的领头算作SAVING的维护费。HSBC对于学生没有任何费用,没有SSN也可以申请信用卡。相比之下BOA麻烦了很多,但如果几个人办的话,可以相互推荐,这样没人能够拿到大约35美金的奖励。但我因为还是HSBC比较省事,而且国内也用HSBC汇钱的话可能手续费少,就选择了HSBC

初识康奈尔

两个半月的假期生活转瞬即逝,还没享受够在家舒服惬意的生活,19日的我就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13小时的飞行让我有点吃不消,尽管睡也睡不着,屁股也坐的非常疼,最终还是安全地踏上了美国的第一站——纽瓦克,我要在这里转机去雪城,再从雪城到一小时车程外的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

我觉得很有必要用一段来说一说美国的海关安检,办理托运和专门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在过美国海关安检的时候,负责的警官是一位华裔的老人,看到我们这些留学生就用中文打招呼,让我倍感亲切。第二就是行李托运的问题,对于第一年的留学生,美国大陆航空允许学生托运323公斤的行李,但在北京办理登记的时候,办理托运的中国人说什么也不给我办,说我因为之前有J1的签证就不能受理。等到了美国纽瓦克机场,我再去大陆航空的柜台,告诉他我是学生签证,希望托运第三个行李,他们二话没说就帮我办了,由此可见还是美国人比较容易办事。第三个想提到的就是一位特地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我的飞机是美国时间晚上10:48分到,所以自己当天去伊萨卡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机的两个韩国女生就是要在雪城过渡一晚。所以我真的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能有这位朋友专门驱车来接我,把我和我的83公斤行李送到在宿舍,并且不图名不图利,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刚刚坐上朋友的车,就开始下起了暴雨,朋友说我有福气,我想的确是,之前等了那么久都没下,老天这一定是在帮我洗尘吧。康奈尔大学坐落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山间小镇中(纬度相当于铁岭),三面环山(未考证),我们从雪城一路驱车走来,一路上经过了都是森林和小镇,没有繁华的嘈杂喧闹,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雨后的夜空也在洗刷后额外透亮,一颗颗星星就如同小时候学的课文中描述的一样:像蓝色天鹅绒上镶嵌的宝石一般,让我非常动心想拿出相机拍上几张B门。汽车一直在上坡下坡,下坡上坡,我的耳朵就和坐飞机时候一样有明显的反应。朋友说,康奈尔大学坐落在山上,我住的地方在低处,而伊萨卡的镇中心则在山谷之中。我们到达宿舍的管理处已经是凌晨040多分了,借助着路灯朦胧的光线,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扫描,尽管我不能一睹社区的全貌,但我倍感这里优美和恬静。办完入住,握着C03的钥匙,在一块开阔的草地旁前找到了自己的房间。进了房间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找网线网上,登陆skype给妈妈报了个平安。之后就是翻箱倒柜找到床上用品铺床,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有机会了解我住的这个社区,环境非常优美,旁边就是MaplePark,小区中的房屋都是一层的,虽然用我们的眼光看好像都是简易房,但的确美国人就是住这样的房子,而且毕竟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还是很不错的,干净整洁,家具也齐全,水电各种费用也全部包括,所以还是蛮舒服的。因为我的房前就是一块开阔的草地,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到窗前的枫树,一般翠绿而一般已经变黄,随风微微摆动,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妈妈和爸爸,为了住这套房子,多花了不少钱,所以要好好利用这套房子的优势,再有就是希望他们能在这面多住一段时间。

我的住的maplewood apartment, 右面这个门就是我住的c03,看到窗户中的枫树了吗?

初识康奈尔

门前的草地和bbq area,会不会在有活动的时候比较吵呢?但不管怎么说也应该算是风水宝地了,知足知足。美国的天就是蓝啊,在北京呆了3个月就盼着天气好些,这样就可以出去拍照了,但将近3个月里,蓝天白云却仅仅有6天。希望ITHACA的天一直这么蓝,多拍些漂亮的照片。

初识康奈尔

我的小客厅,家具可以自己摆,在建筑师老爸的指导下,我对两间房进行了大变动,书桌移动到了窗前,小沙发前放好茶几,既可以摆东西的,又可以用来垫脚的。因为提供了很多家具,再加上我83公斤的东西后,感觉很还是满满当当的,很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初识康奈尔

开放厨房,多用餐桌,杂物夹的完美组合。我现在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博客呢。

初识康奈尔

厨房特写,炉子,抽油烟机,烤箱,一应俱全。美国式的硕大冰箱,装什么才能装满呢?不过经过一次采购,现在厨房这里又多了不少东西。

初识康奈尔

我的卧室,非常宽敞,在爸爸的指导下把单人小沙发放到了窗下,配合小茶几和台灯,可以很惬意的在下午在这里看书了。前提是要有书,哈哈,准备开始我的读书计划了,要去图书馆借了。

初识康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