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

    两个多月没有更新博客,估计又快刷新记录了。不是因为懒惰,只是选择离开一段时间;请掉了一年的假期,抛开生活工作里的杂七杂八,好好陪爸妈来了一场长途旅行,直到6月底才飞回三番。回想一下,之前好像也没少一起旅行,但这次是第一次一家人长途开车旅行(road trip);30天、6200公里,走遍布了大部分瑞士和法国,就连深山老林的中世纪小镇也没错过。回来之后自然是整理那一百多G的照片、视频,结果谁知还没过两天,air的充电器又坏了,所以一直拖到了今天。

旅途中,老爸在吉尼维(Giverny,莫奈生活的小镇)跟我妈说“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因为儿子现在还没有成家,估计以后可能这么一起出来玩这么久的机会不多了”。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我的心里并不好受。最近被朋友洗脑之后,又听上了周杰伦的歌,每到“听妈妈的话”这首的时候,我都会仔细琢磨下歌词,心中就特别有感触,现在终于长大了,却没有在北京“保护她”,然而带他们出来旅游一趟,心中或许有些宽慰减少一点负罪感,也可能只是给自己一个“孝顺”的理由。18岁离开家,似乎就锁定了“在外漂泊”的事实;再到美国读研工作,相处地球的两端,每年这点可怜的假期,却支付不起时间飞逝的代价;我一直相信有爱的人的地方就是家,但也或许现在的微信、SKYPE才淡薄了这物理距离的概念吧。

曾经和几个很好的朋友都聊起过家,慢慢的发现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其实都不一样,期待也大相径庭。在我看来,每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晚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些人看来却没有必要。这些事情并没有对错,只是成长过程中从父母所传递下来的,从家庭里所感受到的。一直希望未来的那一半也会有和我相似的理解,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颗同样的孝心,能一同多陪爸妈出去走走。

当仪表盘定格在6200公里的时候,突然有些许释然,悬着的一颗心也算落了地,旅行按照计划顺利完成,很多见闻很多感受,待我慢慢道来。

再见了San Carlos

   掐指一算,住在SanCarlos这个美丽的小城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也是过去几年中停留最长的一次。一年半的时间听上去很长,却又感觉很短,入住时的喜悦场景好似昨日。过去的18个月发生了很多,改变了太多。这个被我叫作“家”的地方,真的是离“家”在外的唯一归宿。日月更替,情感就像房间里杂乱无章的东西一样,越积越多;美好的、温馨的、苦涩的、伤心的,交织在一起,却一件都不舍得丢弃。

今天是我在Caprino Way住的最后一晚,转过熟悉的街角,走着熟知的通道,一股伤感涌上心头,这种陌生、冷酷让我的情绪突然间失控,不知为何喘不过气来。看着客厅里一件件已打包好的行李,卧室里仅剩的孤零零一张床,发呆不知多久。

再见了San Carlos,我将把你的美埋藏心底。

再见了家,我已将心情打包,连同充满的回忆。

再见了昨天,我鼓起了勇气,迈开坚定的步伐。

明天我就要离开,到远方去生活。

祝福我吧,黑夜已经过去,黎明就要到来。

我的姥姥姥爷

    我的姥姥、姥爷都是人民教师,曾任职于石家庄市的一所高中。姥姥教的是音乐,她相信在传授乐理知识的同时,音乐本身也蕴含着做人、处事的道理。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所以我和表妹也都非常喜欢钢琴,热爱音乐。姥爷是数学老师,再难的奥数题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虽然我们并不生活在一起,但他们和这个家庭的氛围环境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姥姥姥爷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听妈妈说他们从师范毕业之后就一起被分配到石家庄工作。因为热爱这份工作,舍不得那里的学生,所以尽管有机会回到北京,他们还是选择留在了石家庄,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恩恩爱爱认真生活。我对他们两位老人充满了敬意和自豪。

其实我脑海中姥姥姥爷的形象从我记事儿起好像就没有什么改变,20多年来,姥姥一直慈祥和蔼,姥爷也是可亲可敬。他们都很疼爱我,总是时不时打电话给我妈妈,问问我最近的情况。怕我学习或者工作太忙,所以很少直接问我,只是从我妈妈嘴中听到“翛翛挺好的就行啦”。工作了,恋爱了,长大了,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和家庭和亲人无法割舍的情愫,体会到他们心里惦记着我,但我好像却没能尽到一个孙子辈对老人的义务。尽管每逢春节打个电话拜年,这一年仅有的一次电话对于这两位一直牵挂我的老人来说实在太少了。

和很多人家相比,除了几个要好的亲戚和朋友以外,我们家与其它亲戚走动并不多。爸妈都是很独立的人,可以活在自己的幸福世界中,这也赋予了我一个能够享受“寂寞”带来的自由和空间,并且自寻快乐的和独立的性格。也正式这样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让我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不受影响,简单生活,活出自我,实现价值。从小都是爸爸妈妈带我,所以和姥姥姥爷这一辈人的感情有些特别。我出生的时候,姥姥姥爷还都在石家庄,一年中能够相见的时间也只有春节的短短几天。但是我知道,在小的时候,姥姥姥爷会来北京和我们团聚一段时间。至今还能将那些片段拼接起来。早上姥姥为我去买煎饼,特意为我加一个鸡蛋,姥爷带我去苏州街的早点摊吃豆腐脑。小时候的我喜欢最喜欢骑马打仗了,所以小的时候我就骑在姥爷的后背上,然后像一个英勇的战士,但姥爷驮着我在我家的地上绕圈圈。那时候,我姥爷也年近60岁了。直到高中开学前,因为要骑自行车上学,姥爷还亲自从我家骑车去了一趟学校,计算好时间和路线,说“我为翛翛去探探路”。

这次回石家庄,和姥姥上街去买鞋,姥姥拉着我说这个车是路虎。我说姥姥您好潮,路虎都认识。姥姥说你还记得你小的时候,你最喜欢车,然后坐在马路上认车的事情吗?我说当然记得:那时应该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因为我很喜欢汽车,就拿着家里的一套汽车卡片,一张一张辨认。夏天,姥姥就给我买跟冰棍,我们坐在西三环的马路沿上,每来一辆汽车我就说这个车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那个车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因此姥姥也变成了“汽车控”,到那里看到不认识的牌子都会问,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变。

我知道,姥姥姥爷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小的时候,总是说以后要买大房子,大汽车,加长版的劳斯莱斯给姥姥座,里面带厨房、厕所、卧室,总之一个小孩所有的想象力都容在了这俩汽车里。后来上大学了,都研究生了,对汽车的兴趣好像一下就淡忘了,好像一下子就与我无关了。等到工作了,面对了现实,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看看以前许下的种种诺言,也只能无力。虽然老人想从我这里得到是关爱和相伴的时间,但希望自己还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让自己之前许下的诺言不会“信誓旦旦”。

姥爷是我在香港上学时候走的,前一个假期回来看他,当时姥爷病重在床,痴呆得已经连我妈妈都不认识了,更不能开口说话。但他见了我,好像马上激动了起来,他只是拉着我的手,一直都不肯放开,还能看到他眼角的泪。在一旁的姥姥看了没能忍住流泪,说姥爷最喜欢你,也最看好你,所以他一直都想再见你一面。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和一个泪人一样。我曾尝试让姥爷握住一根笔,让他纸上写点什么,画点什么,但当我看到乱七八糟的笔迹的时候,我知道,我来的太晚了。

还是这次回去,临走的那天,姥姥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这次我回国只有2周,有很多事情要做,还特意拿出2天时间来看她,她很欣慰,很感动。听到这些,我感觉更多的是苦涩,老人对我的要求仅仅就是更够花一点点时间陪伴他们,而这个愿望还是那么的奢侈。姥姥还说,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了,所以觉得这次见我很可能是最后一面了,听到老人这么说,很伤感。姥姥嘱咐了很多话,我想我都会铭记在心。姥姥说从来没有把我当过外孙,别人问,她从来都说是亲孙子,因为她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父母,家中的老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情感不可分割的基石。无论身处何方,和什么人在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做多么“自我”的“自我”,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来自这个大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对亲人的情感、牵挂都是一样的强烈,对“根”和“源”的诉求都不会改变。意识到比后悔强,早行动比晚补救好。真心的感恩自己生活成长的这个温馨的大环境。希望明年的假期还能见到您,和您一起认新的汽车。(完)

 

后来真的都没有和姥姥老爷的照片,对于我这个爱照相的人来说,也没和姥姥姥爷有张合影。挑来选去,只有这张2002年2月7日在姥姥家的照片。

我的姥姥姥爷

飞逝的24年

     快乐幸福是一晃而,自己已经25岁了,其中伴随了很多化。回看看自己去一年的努力和步印,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又“老”了一岁,时间没有白白流逝,成长和进步让我更加坚定和自信,也让我距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过去的一年是和女朋友相处的第一年,她很漂亮,很体贴,很特别。很开心我们相知,相爱,相伴的这12个月日日夜夜,也很感激她在过去一年中给我的鼓励、支持和信任。我的学习生活似乎顺风顺水,遇到的挫折不多,对很多事情都过于乐观,缺乏对不好结果的估计和计划,而她总能提供一些考虑问题的新角度,新观点。我们对很多创业的点子、趋势也能一拍即合,侃侃而谈好几个小时,恨不得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把点子做成产品的雏形。我也相信忠言逆耳,有时她对我看法的直言不讳的质疑也让我对事情重新评估和考量。同样,我也积极给她出点子,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两个人的生日一直蒸蒸日上。生活中,我们也是相互关心相互扶持。很多家务她都接管,虽然嘴上不说,但看着她为我们做出的努力和变化,感动心中。

     工作上,换到了云计算基础架构开发的新组,很受到老板的重用。当然重用也意味着“重”用,所以加班也变成了家常便饭,这时就会想怎么没有加班费呢?尽管如此,自己做的还是非常开心。人们都说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相结合是最完美的事情,我想我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自我满足。进入的云计算的领域将近两年了,对产品和架构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是我的优势。同时,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我也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汲取着知识和经验,努力在未来的23年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

     离开家已两年了,也是没有回家最的一次。一直以距离和外界因素不会改变感情和很多事情,但现实还是不能不让人低头。之前折腾买房,看着爸爸妈妈积蓄都拿出来做首付,心里特别感动。心中的无奈,虽然自己一直要求自己独立,不但还没能回报孝敬父母,反而还得向父母伸手要钱,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不管怎么说,都要谢妈妈爸爸对我这么多年的支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没有你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对父母的感情、感恩都不会变。每个人生的阶段可能有不同的重点,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该恋爱的时候好好恋爱,该努力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很多事情如果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可能会后悔很久。生活和现实告诉我,要把感激和爱装在心中,卸下包袱轻装上路,才能走的更快更远,只要怀揣着理想、信念和爱,朝家的指南针就永远不会偏斜。

    过去的一年,可能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付出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理解了很多。希望自己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好儿子,也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给自己和爱的人支撑起一片天空。

   到“后来”,真的发现在Foster City住习惯了,整个BayArea就环境和方便程度来说,没有其它地方可以和这里媲美。用广告语言表示:FosterCity的优势可以归为四点:一是环境好,由于这里是填海区,所以规划比较合理,有很多的公共绿地、街心公园和运动设施,与水面很好地融合为整体,使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气。二是安全,在CrimeReport.com上面查了很多地方,治安都不如这里,分析原因可能是,Foster的唯一出口直接通向101号和92号公路,里面都是环形道路,坏人进来容易,出去难。其三是住在FosterCity的人多数是附近IT公司的员工,成分比较简单,所以自然安全很多。最后就是生活方便,中国超市就有两个,还有Safeway,Lucky, Target, SVC等等。每个小Plaza都有几个不错的中餐馆,如果不想做饭,不用走太远就能解决问题。

开始我一直打算一个人住1 bedroom 1 bathroom的公寓,但FosterCity的租金实在是有些贵,普通的要1750左右,带水景的就要2000多。而相比之下,两人的公寓要2500块,这样一个人1250,就合算很多。我和室友看了几处FosterCity以外的房子,最终得出一致结论,住Foster City,还要住水景房。

从Google Map上面看FosterCity感觉像个太极图形,海水一圈圈的贯穿在城市之间,很有威尼斯的感觉。我们的房子两间卧室都朝南,客厅朝北,客厅和阳台有比较开阔水面和视野,非常给力。

新家还是要好好布置一下,所以又添了几样家具,也算有了一点家的感觉。

说到家,真是千头万绪,感慨太多。爸爸妈妈那么不容易把我养大,18年的感情,然后大学和研究生都远离北京,远离这个家,现在工作了,又不能说回家就回家,而且一年也就休假那么几天,真是觉得这些年爸爸妈妈过得太不容易了。之前听爸爸妈妈说,我离开以后,觉得生活里一下少了什么,家一下就冷清了,原来每天下班还都赶回家给我做饭,好像有个奔头,我离开家以后爸爸妈妈连吃饭都从简了,每当想到这些心里都非常难过,真的希望爸爸妈妈比自己过得好。现在自己工作挣钱了,怎么说也是画着美国总统的,就是希望妈妈爸爸能常来美国,能享受享受这里的水景房,我也能利用假期回国多陪陪父母。要不家越来越不像家了。

家

家

家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