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星期四是毕业设计的展示日,我被安排在了我们学系的主房间,所以除了来参观的同学和老师之外,还来了很多外面的学者以及做相关产业的专业人士,我的辅导老师更是带来了很多公司的老板,让我给他们介绍我做的毕业设计。之前老师就叮嘱我,在做展示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完全为展示功能的程序以防止不准确情况的发生,换一句话说就是提前做好的。因为在做展示的时候,关键是让别人知道程序的如何运作,怎样运行,有何结果,至于是否是即时演算就位居其次了。所以当天中午,我特意更改了程序,使其仅仅可检测一条车道,不过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在给前来的嘉宾们讲述和展示的时候,运行的也非常完美,得到了很多外来学者的好评。整个演示安排是从下午的1:30到4:30,我们这个房间2点才开始慢慢上人,从2点钟开始我大概讲了1个半小时左右,前前后后可能有8-9波的老师,5-6波的学生,以及下一年和我做同一个题目的学妹们。到4点钟左右,来看的嘉宾都陆陆续续走了,我也就有时间到别人的地方转悠转悠,看看别人做的是什么,有什么非常有意思的课题没有。

因为我们专业主要是以软件为主,所以做iPhone程序和做游戏的人尤其多,反而像我做这种非常数学的课题的人很少。其实我之前就有些后悔,可以选择一些以程序为基础的项目,这样能给自己省不少的麻烦。不过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也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就是自己并不适合做这些非常学术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大量数学为基础的。不过在我走动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设计。其中一个就是“通过分析大脑电波来帮助人们自动判断”的设备,这个项目是基于一个头戴的感应器,获得人们思考时的脑电波图形,然后再根据对这些图形做出分析,从而获得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在他的程序里,他是通过“想”来控制换牌和出牌这两个动作的。再有就是EIE那面的项目了,因为他们主要会是软硬件相结合,所以看出去都比较有意思。
不管怎么说,FYP终于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悬在空中一年的石头终算是落地了。在刚刚选这个题目和辅导老师的时候,我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抱着努力做的决心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最后出一篇论文。但是由于我们的辅导老师太忙了,基本上找不到他,而且他也很难腾出很多时间给我们做辅导,所以我们慢慢的都对自己的设计项目产生了惰性,也都不太主动地花时间在上面了。所以其实到最后回想起来,自己虽然也做了不少东西,但是和之前相比好像没有太多的改进,所以每当想到要去见辅导老师,或者要提交什么报告的时候,都感觉到有点自责,因为自己真的没有花太多功夫。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终于做完了FYP就是开心不少,再也不用惦记着了。
突然发现自己说了这么多,居然都没讲我的毕业设计是具体做什么,我的题目叫做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视频的追踪和监控,简单的概括下就是对马路上的汽车进行识别的追踪,例如你看到了一辆汽车,你想追踪他,就可以用鼠标在我的软件界面上点下那辆汽车,之后我的程序会检查你所点的是否为一辆汽车,如果是,程序就是确定其中心位置,大小以及速度,前进方向等等。随后程序就会用一个追踪框套住这辆汽车,一直跟到它驶出视频。但我的程序的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当这辆汽车再次在另外一个视频里面出现的时候,要再把它识别出来,这么讲我想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吧。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与我一起做Presentation的同学: Paco Ma, GeorgeChan

Paco是做Interactive Story telling,是同游戏相关的,主要就是指故事的情节发展是根据用户的习惯,水平和一些对话进行发展和调整的,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游戏都是这样了,比如质量效应,所以感觉这个题目的应用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我的Foam Board和做展示的电脑,我的题目Video Tracking andMonitoring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毕业设计Final Year Project

这个是很早前的一张截图了,新的截图是png格式,新浪好像不太支持,我也懒得再转格式了,看个大概吧。哈

GSC冠军

由于之前一直忙于期末的报告,Presentation以及作业,所以一直没能写写获奖感受。其实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学校的GSC(GlobalStudentChallenge)比赛,所以对于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不过这次获奖我还是感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本来最后一年打算不参加比赛了,因为毕竟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心思,所以很早就拒绝了Kathy和Kenneth的邀请(感觉很抱歉)。但一天晚上沈竞一来找我,希望我能帮他们一起做这个Project,考虑到和沈竞一不是很熟悉,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多认识和了解些朋友就答应了。比赛的点子和主意在他来找我之前其实就已经定下来了,是关于一个基于移动电话平台的旧物回收信息软件,很多具体的细节也也已经敲定了,所以其实我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他们润色润色企划书和点子。我们一路走过来都是很顺利的,后来听SAO(StudentAffairOffice)的老师说,我们初赛和决赛的成绩都是压倒性的,比其它的组高出很多,感觉很自豪很高兴。但其实无论获奖与否,我都很享受整个过程:之前只是和沈竞一有过“一饭之交”,也没有更多的接触,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认识了学习酒管的綦灵,编程的高手刘正阳。

但无论怎么说,这次比赛对我的触动还是不少,因为它让我深思了一下之前我们之前为什么没能进入决赛。仔细回想我们之前的那些点子,到现在我也一直认为是非常有意义而且巧妙的,比起那些最终能走入决赛的什么五味口香糖都要好很多,但为什么这么好的点子就不能进入决赛?不能引起评委的关注?这一路观察过来,我发觉Presentation的好与坏决定了一切,无论多么精彩的想法如果不能完整、完美地讲出来,不能表达清楚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之前的队伍组成明显就是在这方面欠缺很多。我和Sarah是学电子的,杨墨子是会计,王沫和秦博是学生物的,我不是说队伍的组成是失败的原因,而是说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家能够有很好的PresentationSkills以及一种BusinessProfessional的气场。之前的比赛,学校都请一些专业的人士帮我们修改企划书,在我们组接受辅导的时候,老师当时就告诉我们:我们写的是所有里面最好的,而且非常全面、吸引人。但到最后Presentation的时候,我们没能把这种信息在短短的15分钟内传达给评委,没能让他们清楚了理解我们的产品和价值,所以输也就输了这里。
沈竞一的PresentationSkill是一流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至少我也对自己的水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在这方面我需要提成的空间还很大。而且也正式通过这次比赛,我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Presentation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学习理工课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不是非常擅长。不过怎么说,这次比赛都是很开心的,得了第一名,也第一次上了学校的首页,感谢各位队友,感谢杨墨子同学的大力支持。连续三年参加比赛,最后终于拿到了第一名,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也给大学的最后一学期画上了一个句号。

GSC冠军

GSC冠军

GSC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