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上了1个半月的课了,对康奈尔的课程也算比较了解了,我这个学期修4门课程,人工只能(AI),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 加密学(Cryptography)和Decision Theory.因为我之前在香港学的东西都属于实用型,没有太多的数学、理论和证明,但我选的4门课程里有三门都是非常理论的,所以选的几门课学起来都比较吃力。我也第一次认识到CS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技术。同时,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定位也有了数,我比较适合做项目经理(projectmanager)以及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等,因为我实在是对这些纯理论比较头疼。康奈尔的课程安排比较有特点,就是每一节课时间都不长,但一周要上很多次,比如AI是每周一、三、五的11:15分到12:15分。这样的安排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一直在巩固加深,不好的地方就是事情非常多,而且不会有day-off,当然从现在看来就是有day-off,出去玩的可能也不大。我的所有课都在早上10点到下午3点这个区间之内,所以午饭需要在学校解决,而晚饭就回家自己做。
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认为美国上课得内容很水,很简单,很轻松就能拿A或者A+,但以我现在一个月的感受来看,课程在康奈尔不是一般的难,尤其是研究生课程。听朋友说,康奈尔的本科生课程是全美国最难的,在CornellStore专门有买一种T-shirt,上面写着“我们在其它学校是A+学生,但在康奈尔我们只有C+”。我想我有时间也去买一件吧,哈哈。对于课程的难度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有几门课程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但老师在作业和考试的时候为研究生专门设置了更难的问题,上课感觉听的还算明白,但拿到作业后基本上没有几道题目自己是有把握的,甚至有些问题完全读不懂。去找老师发现,很多人也都有问题,不会做,但事实上最后他们的分数都很不错,而我的分数却比平均还低了很多,所以感觉压力比较大。所以我现在正在准备dropDecision Theory,或者改为旁听,因为老师和作业的成绩实在太难看了,但因为内容还是很有趣的,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让自己的成绩单非常悲剧。为了满足学分的要求,我准备开始做Meng的Project,是用微软的XNA写游戏,因为之前感觉之前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涉足过,所以就没去考虑,而现在选做这个Project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稍稍轻松一点,第二是为微软的进一步面试和找工作打下一点基础。
我有很多同学都是修两门cs的课程,然后再去修商科什么的,因为修多于3门计算机课程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修4门就快到自己找死的地步了。至于课堂来说,和香港的方式大同小异,没有什么过多的不适应,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举手提问,无论是小课还是有近百人的大讲座。而作业来说,通常是每两周会留一个新的作业,一个作业通常需要至少3-4天的时间,在美国老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因为老师自己也不认为一个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它们实在很难,所以学生之间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非常鼓励的,但是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独立写答案。所以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一样的,但只要独立写出答案就可以,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还是不同的。
来康奈尔之前,看到学姐写的博客,我还欣喜的计划每周去个公园,然后每天可以去锻炼锻炼,打打高尔夫什么的。但就目前的状态来看,就是作业已经够做很长时间的了,所以很多计划不得不搁浅。之前看到王哲的状态,说来美国不是为了写作业的,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一年修30学分的确非常累,如果再加上比较复杂的专业课的话,应付这些作业就很麻烦了。今天是秋假的倒数第二天,开学的第一天我要交AI的第三份作业,还要presentsoftware engineering的第一个milestone, 所以就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