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见闻

   老兵节长假和女友在洛杉矶吃了一家深受好评的韩国烧烤—姜虎东。听说这家店非常火爆,动辄就要排队2个小时,所以选择了星期二中午这个时间,才免遭排队之苦。店面很大,能有二三十张桌子的样子,与传统的韩国烧烤店没有两样,店里人不多,我们被热情地招待坐下来后,发现桌上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各种韩国小菜、茶水、纸巾、碗筷,就连火都点好了,只差点肉开烤了。

​   翻开菜单,感觉价格略贵,36一盘的牛肉,24刀的牛舌有悖于我们对洛杉矶美食物美价廉的整体印象;网上查了一下什么肉好吃,评价却都提到姜虎东是以优质的肉源和一流的服务而出名。的确,点完菜接下来的40分钟时间是享受真正美食的开始。

吃烧烤的乐趣是“烤”,这点我完全同意,我也喜欢在自己面前呲呲烤出来的肉香,只不过我真不在乎是谁烤的,好吃就行。当时店里有5、6个服务生,自始至终我们几乎都没碰过烤夹,这些“专业人士”会到桌前帮你烤肉:捡肉、铺开、翻烤,再把烤熟的放在旁边。烤肉需要时间,一个服务员把肉铺开翻动几下以后就会去照看其它桌的客人,而店里的每一个服务生经过我们桌的时候,都会特别注意一下烤架上的肉,如果需要翻动就会主动过来。正是这点细节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西餐里,一个服务员会负责一片区域几张桌子,所以每当你要续杯、加菜、结账的时候,都要找负责你的那个人;有的时候我们着急随便拉过来一个,得到的结果通常还是“好,我把那个谁谁谁叫来”或者“我会告诉谁谁谁”。再看看亚洲饭馆,除了大的港式餐厅,都很少有这种明确“责任制”的划分。

很容易理解,有了责任划分,服务员就可以更多关注自己的区域,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更利于任务分配、以及日常管理,出了问题也比较容易发现、追查、解决。但缺点就是如果我不负责的区域也不需要过问任何,时常造成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且在繁忙的时候,因为资源不能及时地调节和流动,很容易出现瓶颈,导致低效率和不良反馈。相比之下,后者的流动机制就更加自由、高效,但需要所有人都对工作充满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否则,既缺乏动力,又缺少责任,就会让很多事情停滞不前。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就是我们只有在结账的时候才叫了服务员,其余的时候因为他们有充分的准备,也想到了顾客的前面,所以桌上有充足的纸巾,两个人两壶茶也不需要加水,这样随机叫服务员的情况就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服务生有更多的时间花在顾客的桌前,而不是跑来跑去,拿这拿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