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墨西哥

——行走在Taco的国度

2013年的感恩节飞到了神奇的Taco国墨西哥,10天 时间虽不长,但失落的文明和迥异的环境就如同Taco一样,尤为特别,值得回味。古老历史,奇特文化,新鲜习俗,恐怕一篇短文不能把所有见闻都一一详述。不管怎么说,沾爸妈的光,我的护照也算又多了一个新国家的入境戳。

“童年的记忆”

旅行第一站是墨西哥城,一进机场海关就为极具特色的mosaic瓷砖壁画所感染,丰富的色彩,夸张的人物再加上标志性的金字塔和丛林,一下就嗅到了这里的气息和风情。墨西哥城作为首都,应该是除了坎昆酒店区外,最发达的城市了,不过很多天感受下来,这里的发展仍然滞后,似乎处于我孩童年代的北京。在海关用了下厕所,居然看到洗手液是装在瓶盖扎了眼的可乐瓶里,莫名的熟悉和亲切感涌上心头。记得小时候我就会让母亲帮我把1.25升的大可乐扎个眼儿当渍水抢,和很多小伙伴们在大院里你追我赶;或者扎上很多眼儿来做花洒,当个辛勤节俭的小园丁。那时的我们笑点很低,要求很少,但幸福很高;现在的我们,笑点很高,要求很多,幸福很低。觉得诸事不顺,图买个现成的省心。

因为担心天气炎热,租车的时候特意选了带空调的(有点惊讶居然还有没有空调的),拿到车一看是辆白色捷达,后座的车门都需要手动打开;点火发动,发现车窗是手摇的。虽然我们家买第一辆车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央门锁和电动车窗,但当时北京的出租车还都是手摇的窗户,所以一边开车,一边划着圈摇着车窗,哼着小曲,摇出了很多童年的片段。

可能是现在的生活太复杂,或者还是它太简单,反而让人失去了最初的淳朴和原始的快乐。那些曾经向往过的、追求过的都慢慢变得索然无味,理所应当,似乎只有重新置身一片仍未开化的“贫瘠”土壤时,零散的记忆才会泉涌而出,润泽思绪,激活沉睡已久的细胞。

都说人不能忘记历史和过去,因为它们都是让我们成为如今的积淀,但是“人往高处走”,脚下踩着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习惯了,麻木了,不再在乎了,不再理解了,不再感恩了。莫非只有到不惑的年龄,一个人纵看自己的一生,回顾、反思,最终才能大彻大悟?但对于一个时代,一段历程,又有谁能看得清?

谁是最“可爱”的人?

去墨西哥旅游好像已经不算什么新奇的事情,但和很多旅游大国相比墨西哥还处起步阶段。也可能是社会还没有被商业化的大轮碾压彻底,人们仍旧保持着印象中南美人的那种热情和好客。说实话,我挺喜欢墨西哥人,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我的眼中是热情勤劳的代名词。在飞机上和一个久居美国的墨西哥人聊天了解到很多跨国的公司、酒店、餐饮都在当地开展业务向游客收取美元,而工作在第一线的当地人每天只有100比索(合8美元)的最低工资。在加州境况也是如此,最辛苦最累的活儿基本都被墨西哥人包揽。很明显,墨西哥人可没我们这么聪明,这种情况还都一丝不苟,一点儿不会见机行事。所以说还是中国老板最精明,茫茫的中餐馆的厨房里,基本是墨西哥人在跑前跑后。

暂且抛开墨西哥大叔们,墨西哥的小女孩非常可爱招人喜欢,她们总是很有活力。我们在宪法广场登钟楼的时候,就被一群小朋友也“尾随”,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我用英文和她们对话,她们听不太懂,就回我一大串西班牙语,然后就会朝着你裂嘴大笑,当然她们最后不忘显摆显摆自己还是会几句英文的,“Myname is blabla”, 很有意思。后来到了坎昆,我拿着个唬人的相机在海滩日落,一对在海边戏水的双胞胎小妹妹看状,马上为我拍起了POSE,很有专业模特的潜质。我很得意的一张海边照片拍的也是一个小女孩在海边的背影。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留言“求女主正面”,我说,正面很美,背面有韵。

虽然毗邻美国,墨西哥人英文普及率事实很低,就连出租车和饭馆这类的服务业都是如此。有些人能够听懂简单的单词,但如果你说出一整句道地的洋文,那迷茫的就不仅仅是墨西哥人了,所以在Taco国我也掌握了人与人交流的核心技术“关键词+祈祷对方心领神会”,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手舞足蹈的比划和大大的微笑。只能说“平时不出国,出国不会说;语言不多学,用时方恨少”。

在墨西哥的中国人不是很多(其实我这句话有所偏颇,应该是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中国人一般不多;比如坎昆的高级酒店区中国人就很多了),在墨西哥城呆了3天,街上或者旅游景点基本看不到中国人的面孔,所以我们的出现自然就很吸引眼球。在墨西哥当地的饭馆和景点,总有点万众瞩目的感觉。但是,墨西哥景点的小商小贩那可就是见过大市面的人了,什么“你好”,“殴你丫塞噢”,“恐你西哇”都会说,而且在不同语种之间切换自如,看你应了那个,就说你是哪里来的,套套近乎,让你买他的东西。我呢,自然不吃这套,就一直摇头,他们就来一句“noEnglish? oh oh, you must be Philippines” 。

民警察为“外籍人民”

早在计划墨西哥行程的时候,就有过安全上的考虑。因为不管是美国英雄拯救人类大片给人的印象,还是周围朋友善意的提醒,总觉得要么得碰上小偷小摸,要么就是武力抢劫,再就是大毒枭间的枪战血拼。但到了墨西哥城之后,满大街的警察多的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很多地方每个5到10米就哨岗,巡逻的警车也是一辆排着一辆,防暴警察、拿自动步枪的军人更是随处可见。作为游客,我也不知道是城市治安不好,所以需要这么多警力,还是为了给我们这样的游客足够的安全感,同时确保治安。

后来分析,可能是正赶上美国感恩节放假,大量美国游客前往墨国旅游,所以临时增加大量警力。但不管怎么说,走在大街上,安全感十足。在墨西哥的十天一切顺利,和我去巴黎第二天就遇上扒手的经历相比,墨西哥城真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后来我又开始分析,如果真是这样,墨西哥政府的财政是不是一半都得这些警察身上?他们是不是也身兼多职?他们是不是也有维护稳定的重任?

开车可得悠着点

简单说墨西哥开车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各种华丽加塞,潇洒超车,悠扬并线,绝对让你有回到了家的感觉,但不包括墨西哥特有的闯红灯。市区道路设计比较复杂,很多五叉,六叉路口都让人感觉无所适从。路口没有停车线,也不知道红灯的方向到底朝向那边,究竟是给谁看的。因为没有什么限制,人们开车都很“随性”,作为一名自豪的无所不能的中国人,嘲笑下美国人的顾忌、欧洲人的胆怯,我轻松Easy地就变成了一名地道墨西哥司机。我们应该是惊叹自己的适应能力呢,还是叹气呢。

入乡随俗,说好听点就是按照当地人的方式为人处世,不好的也可能摒弃了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虽然这种变化与融合发生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种之中,但好像总觉得中国人是世界教科书上的“典范”。和父母聊天,说到小费问题,说道百思买退出中国原因,再说到沃尔玛为什么只有在中国改变退货条款,等等,看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意识到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想要改变,任重而道远。

墨西哥之行,很是开心,一家人很久没有一起旅行了;伴随着长大,“家”在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希望每年一家人都能团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世界。此行沾了不少爸妈的光,蹭吃蹭住的,所以最后还要深深鞠上一躬以表感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