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课

写在121日从华盛顿到Phoenix的飞机上,修改在122日从Mountain ViewSan Francisco的火车上。

上个周末收到了Maple社区件,大概内容是因下周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周了,祝最后一周的程,社区在周一大家提供免早餐。看看日程表,已1129日了,了下一周,我在康奈的生活也就差不多去了一半。仔想想,去的几个月时间是有不少收的,同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学期我一开始了四门课程,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决策(decisiontheory),加密学(cryptography)。先说说软件工程,这门课和我想的不太一,因原以为这门课程以主,但后来发现这门课是关于管理目的,课程内容比较理论,但通过做project,我们可以运用课程中学习的东西,这个课程对于做开发用处不是非常大,但是内容比较接近ProjectManager所需要的知识,所以听一听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这学期做的project叫做“关灯!康奈尔”,是为学校的能源部做的用于帮助安排学生志愿者关闭教学楼灯的系统。我主要负责就是制作手机网站,因为我正好有一部iphoneandroid,所以做起测试也相对方便了很多,毕竟有两个平台可以直观的看到网站的效果。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很好的小组,大家虽然都很忙,但所有人都会努力去做自己的部分;如果因为面试或者私人原因不能参加会议或者Presentation,大家也都会相互体谅,这个星期是很多人准备考试,Wrap upproject的时候,但我的面试又偏偏集中在这个时间,所以很多事情都要交给朋友来做了。第二门课程就是人工智能,我非常喜欢这个方向,通过这门课的我才发现自己之前很多想法是异想天开,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和数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所以也了解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基础不够。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的编程经验,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做作业还是让我适应了一阵,拿到题目不知道如何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数学或者计算机的语言表达和实现出来。但到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练习和适应,做起题目来就得心应手了。这门课我非常喜欢,而且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会不懂不适应的东西,也从一个编GUI的人向Coder转变了一些,因为发现这些编程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值得提到的,就是我在做这门课的助教,因为我也正在上这门课,所以还没有实力解答问题,所以我就是帮忙批改作业,怎么说也算体验了一下吧。

第三门是密码学,也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试听的时候老师举了很有意思的例子,而且内容也不是很难,所以就坚持听下来了。但越往后越崩溃,上课的人也越来越少,多数人都Drop了,但我也没别的可以换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听。之前还以为这门主要讲一些实际的算法,但上了一阵之后才发现居然全部都是理论,例如如何证明一个算法是绝对安全的。到最后,也就是现在,上课基本已经听不太明白了,作业也基本看不懂了,题目中提到的东西知道老师讲过,但不知道是什么。幸好期末考试是take-homeexam,有两天的时间,不然一定会死的很惨。第四门课是决策轮,因为课程是由计算机和经济学的两个老教授讲的,所以感觉这样的结合非常适合我。两个老师都很幽默,上课也很有意思,但为什么还是最后drop了呢?因为感觉上课都听懂了,但一做作业就玩完了,比班平均低上20分,后来才知道,很多上这门课的学生是经济学院的,他们之前或者正在上博弈论gametheory。经济学院的那个老师一直在课上讲故事,侃大山,听着当然有意思,但没用啊。虽然第一次作业彻底失败,我还是决定坚持、好好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因为毕竟我还是很喜欢这门课的,但事实告诉我必须要drop了,因为期中考试再一次非常惨。现在班中还有一个我认识的同学没有drop,他前天给我留言说恨我drop了这门课,因为他现在已经崩溃了,完全不会了。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MENGProejct,这门课是我在drop了决策论之后加上的,这个项目是学校拿到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金而启动的,主要就是编写一个教育相关的Xbox游戏,面向于全美的初中生。我所在的组叫做YouTown, 游戏类型类似模拟城市,但在游戏中要设计一些环节教学生一些环保的知识,以及计算机常识。我们拿到project的时候,游戏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成型,是上一年学生做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正bug以及加入新的功能。我们小组一共5个人,大家相处也很不错,整体进度也不错,关键是这门课感觉老师不会给低分,因为毕竟我们所有人下学期还要继续做这个项目,如果老师给打一个很低的成绩,估计就不会有人做了。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个项目的,因为自己有很多idea想在游戏中实现,希望下学期能有更多时间用在这个项目上吧。

说完课程,再说说生活吧,现在已经比较适应伊萨卡的生活了,自己做饭,自己打扫房间,虽然说次数不多吧。一个人还是比较舒服自在,空调开的暖乎乎的,不管外面刮风下雪,家里就是一个小暖房。刚刚买了一个24寸的大戴尔显示器,这样在家里面的工作环境就更好了,不用盯着小屏幕编程了,感觉分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这个学期一直很忙,也很紧张,除了学习外,还要找工作,准备面试等等,所以没有太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希望能够尽快收到满意的offer,然后把工作定下来,这样下学期的生活就会不一样了。

最近一直在忙于找工作,但还有定下来,打算到最后有结果的时候再写一篇博客来详细说说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清晰的了解了自己的长处、短处,什么是面试官看重的,为什么ComputerScience和我之前学的Internetand Multimedia有很大区别,准备迟些再就这个问题写一写,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吧。

感恩节在伊萨卡 Thanksgiving

今天是感恩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了,记录一下在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从周三中午开始正式放假,周四是Thanksgiving, 周五是BlackFriday,美国疯狂购物日,然后就是周六周日正常的休息日。感恩节在美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美国朋友自己说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因为BlackFriday的炒作,所以很多人提到感恩节,就会联想到购物。

周四的中午,我和同学一起去了学校Hasbruck的CommunityCenter一起吃学校的感恩节大餐,因为是一年一度学校组织的大餐,所以还是非常期待的。不过,总是说越大期望就会有越大失望,这顿感恩节大餐的确没有想象中的好,除了人多热闹之外,食物其实没有平时我们在学校吃的种类多。唯独比较特别的就是有一道火鸡和一道鱼。不过,大家开开心心聊聊天,聚一聚还是最主要的。

感恩节在伊萨卡 Thanksgiving

之前收到了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邮件,询问有没有学生愿意去美国人家中过感恩节,因为我之前也没有经历过,所以就报名参加了。招待我的是一对老夫妇,可能有60多岁了,他们住在北面机场附近的一幢大房子里。同时招待的还有5个国际学生,包括一对中国情侣,一对印度夫妇和一个比利时的研究生。这对美国夫妇的房子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我们从车库直接进到的房间,所以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有一个很大的车库,上面吊这4、5辆自行车,看来应该很喜欢骑车和远足。进入的房间,还是非常别致的,有古老的沙发,扶手椅,烧的正旺的壁炉,长长的餐桌,上面已经摆好了餐具和蜡烛,很有感觉,我们最后一共有13人,这张桌子都可以坐下,可见美国一般都是大家庭。到了家中,主人邀请我们坐下聊天,并用自制的葡萄汁款待我们。他给我们讲了讲美国感恩节的来历,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晚上的感恩节大餐可以看出美国人真的花了不少心思,不过只是不对我的胃口,旁边的美国人都对汤和菜赞不绝口,但我真是硬着头皮吃啊,那个糖简直就是不知道什么糊糊然后放上很多姜末,天啊。主菜是火鸡,配上土豆泥,玉米粒,炖扁豆。最后的甜点,甜已经没法吃了,但美国kangkangkang都吃了,我只能剩下。美国人真是可怜啊,大过节的,最好的东西也就是这样了。餐桌上美国朋友还说之前有一个中国朋友,做饭非常好吃,是她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
饭后我们就是闲聊,让后和美国朋友乒乓球外交了一下。其次吃饭其实有两点让我非常吃惊,第一就是美国人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比中国人还要强。第二就是这家人(美国人)的身体真的非常健康,至少他们非常注意健康。他们的家中挂着很多珍贵的照片和物件都是祖祖姥爷辈时候留下的,当他们提到自己的祖辈和家族时都非常自豪,自己的祖爷爷在1910年时候是传教士,在印度,后来还去了中国,拍下了这些照片,买回来了很多瓷器。每一张照片和每一件物品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我之前一直以为中国人是最注重家族祖辈的,但现在看来中国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让我们舍弃了很多东西,至少我只是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往上的事情就不知道了。第二的就是姥姥辈的老人都能自如的打乒乓球,身体真的非常好。招待我的主人应该已经有60多了,一起和我们打球,完全不想60岁的人。结果她的妈妈居然也加入到了其中,不是比活比活,是真的能够打不少回合。因为他们家是家庭医生,所以可能对健康问题格外关注,他们一家子也非常喜欢外出远足,所以保持了非常好的身体。
感恩节晚饭时,大家提议每个人说下自己感恩的是什么,我说:感谢远在中国的妈妈爸爸,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才能有一个美好的过去,现在能够有机会在康奈尔学习。眼看就要有几个比较关键的面试了,希望一切都能如愿,找到好工作,然后尽快让爸爸妈妈过来吧。

感恩节在伊萨卡 Thanksgiving

康奈尔之休闲篇

11月1日,周日,伊萨卡迎来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虽然没能形成白茫茫的雪景,但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今天约了很多CS同学去LynahRink一起滑冰,据说上次橄榄球我们1:10输给了YALE,不过冰上项目可是康奈尔的优势,秒杀很多大学,所以当然要去冰场一探究竟。晚上8:40准时从家出门,发现地面有水,心想要是回来下雨就麻烦了,回屋拿了雨伞。在MAPLE旁的TRAIL上,听到树叶被水打湿的声音,但摸摸身上也没有下雨,心中不解。等走出了阴森的小路,来到路灯下,突然发现漫天雪花,心中一惊,难道已经下雪了?!我立马换了一首轻松快节奏的歌,迈着轻快的步伐,大步走在雪花飞舞的夜晚,心情大好,没几分钟就走到了LynahRink。

Lynah Rink的大厅非常具有美国学校特色,大红的色调,锃亮的地板,走道两边是Locker, 典型的HighSchoolMusical的场景,非常有感觉。推开厚重的大门,就从大厅进入了冰场的观众席,眼球一下就被冰场吸引住。因为看台是很暗的,而冰面又被灯光打的额外白亮,恨不得马上拿上冰鞋进去狂冲一阵。滑冰的价格也算公道,算上租鞋6块钱,感觉在北京滑也就是这个价钱了。所以准备从今日起正式开展滑冰活动,我希望每次去滑冰之前都先网上看看教程,然后每次去都能学会一个动作,这样才有长进嘛,不然每次都是进去兜圈圈。
现在已经算正式进入冬天了,树叶也都掉光了,面对秋天的美景,还没反应过来,落叶也都已经由金黄变成了枯黄。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再经历一次伊萨卡的秋天,好好的用心感受,再用手中的相机把生活记录下来。10月份的时候在钟楼上看到CayugaLake的美景实在不能抗拒,就打算徒步走过去,但谁知道走了30分钟还没有一点踪影,而且我的GPS也不是很给力,还不知道有多远,如何走,所以不得不放弃了,但这一趟也没白走,路上途经了一个很大的瀑布,随手拍了两张。
其实康奈尔的生活可以很休闲很舒服,我就一直想到大草坪那里一趟,然后仰望着天空,看看书,累了就睡一会儿。但现在生活忙忙碌碌,奔完东又要奔西,很难能有心情静静地坐草地上看书。希望这学期找工作顺利,下学期来实现愿望吧。康奈尔生活可以很丰富,看来需要下个学期再多多体验了。
康奈尔之休闲篇
康奈尔之休闲篇

康奈尔之休闲篇

康奈尔之休闲篇

康奈尔之休闲篇

康奈尔之学术篇

已经上了1个半月的课了,对康奈尔的课程也算比较了解了,我这个学期修4门课程,人工只能(AI),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 加密学(Cryptography)和Decision Theory.因为我之前在香港学的东西都属于实用型,没有太多的数学、理论和证明,但我选的4门课程里有三门都是非常理论的,所以选的几门课学起来都比较吃力。我也第一次认识到CS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技术。同时,我也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定位也有了数,我比较适合做项目经理(projectmanager)以及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等,因为我实在是对这些纯理论比较头疼。康奈尔的课程安排比较有特点,就是每一节课时间都不长,但一周要上很多次,比如AI是每周一、三、五的11:15分到12:15分。这样的安排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一直在巩固加深,不好的地方就是事情非常多,而且不会有day-off,当然从现在看来就是有day-off,出去玩的可能也不大。我的所有课都在早上10点到下午3点这个区间之内,所以午饭需要在学校解决,而晚饭就回家自己做。

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认为美国上课得内容很水,很简单,很轻松就能拿A或者A+,但以我现在一个月的感受来看,课程在康奈尔不是一般的难,尤其是研究生课程。听朋友说,康奈尔的本科生课程是全美国最难的,在CornellStore专门有买一种T-shirt,上面写着“我们在其它学校是A+学生,但在康奈尔我们只有C+”。我想我有时间也去买一件吧,哈哈。对于课程的难度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有几门课程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但老师在作业和考试的时候为研究生专门设置了更难的问题,上课感觉听的还算明白,但拿到作业后基本上没有几道题目自己是有把握的,甚至有些问题完全读不懂。去找老师发现,很多人也都有问题,不会做,但事实上最后他们的分数都很不错,而我的分数却比平均还低了很多,所以感觉压力比较大。所以我现在正在准备dropDecision Theory,或者改为旁听,因为老师和作业的成绩实在太难看了,但因为内容还是很有趣的,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让自己的成绩单非常悲剧。为了满足学分的要求,我准备开始做Meng的Project,是用微软的XNA写游戏,因为之前感觉之前自己在这方面已经涉足过,所以就没去考虑,而现在选做这个Project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稍稍轻松一点,第二是为微软的进一步面试和找工作打下一点基础。
我有很多同学都是修两门cs的课程,然后再去修商科什么的,因为修多于3门计算机课程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修4门就快到自己找死的地步了。至于课堂来说,和香港的方式大同小异,没有什么过多的不适应,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举手提问,无论是小课还是有近百人的大讲座。而作业来说,通常是每两周会留一个新的作业,一个作业通常需要至少3-4天的时间,在美国老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因为老师自己也不认为一个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它们实在很难,所以学生之间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非常鼓励的,但是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独立写答案。所以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一样的,但只要独立写出答案就可以,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还是不同的。
来康奈尔之前,看到学姐写的博客,我还欣喜的计划每周去个公园,然后每天可以去锻炼锻炼,打打高尔夫什么的。但就目前的状态来看,就是作业已经够做很长时间的了,所以很多计划不得不搁浅。之前看到王哲的状态,说来美国不是为了写作业的,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一年修30学分的确非常累,如果再加上比较复杂的专业课的话,应付这些作业就很麻烦了。今天是秋假的倒数第二天,开学的第一天我要交AI的第三份作业,还要presentsoftware engineering的第一个milestone, 所以就写到这里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到伊萨卡已经一个月有余了,非常适应这面的生活了。关键是生活比较规律,比香港的作息要正常多了。在写上一篇文章到今天之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招聘会,上课的情况和感想等等,但总是没能闲下来写写这些事情,今天好在比较效率,几个关键的大事情都办的比较效率,AI的作业在昨晚梦中的酝酿之后,早上神奇搬的一次改成功。之后用了两个小时就把我的LOL4 Health iPad版移植到了iPhone上面,然后发给了Alex。话说Alex送我的HTCIncredible已经到手了,当我看到有3G的时候,心中狂喜,我也平生第一次有3G用了,非常感激Alex,会尽快学着把android的软件写出来。电话很不错,和Google结合的不错,但美中不足(其实我感觉很不足)有两点:和Mac不能很好结合,没有官方同步软件。第二操作和东西比较复杂,而且有些凌乱,没有iphone简介。也可能正式网上传的:“苹果越用智商越低吧”。回归今天的正题记录下这一个月生活上的点滴。

来美国之前都没有自己做饭,就算在香港四年也没说自己做,还好来之前和妈妈爸爸临阵学了两手,再加上skype的远程指导,我的饭做的也有声有色的,妈妈都说没想到我真的会自己做饭。其实就目前来看,我还是蛮喜欢自己做的,很多同学都闲麻烦,我感觉还好:第一是妈妈周全的考虑,帮我带起了各种需要的厨具,所以我家伙都有就剩了不少事情;第二就是虽然自己做饭用不少时间,但关键自己吃的非常舒服,毕竟还是家的味道;第三就是自己做饭便宜不少,在学校吃要7刀,外面就要10刀,我自己做不到5刀就搞定。所以自然自己做饭就是最优解。每天基本都是两个菜,然后闷一锅米饭,每顿都吃到肚圆。
至于采购的问题,主要就是去旁边的P&C,蔬菜水果还算比较齐全,价格就是没有大超市便宜,但步行12分钟比较方便。或者就是要麻烦我们的活雷锋李珂同学,开车带我过去Wagma,每去一次都买不少东西回来,结果发现他什么都没买,所以说是活雷锋。美国的菜其实不是很便宜,有一次买4个西红柿花了5刀多,一盒子蘑菇大概2.9刀,两个很大的柿子椒1.5刀,反正我每次只能吃一个。小列下买过的菜:大葱、生菜、芹菜、胡萝卜、竹笋、洋葱、西红柿、黄瓜、土豆、柿子椒、绿菜花、圆白菜,目前就想到这么多。
要多谢妈妈帮我周全准备,才能有我这么惬意的生活,大到高压锅、炒锅、汤锅、烧水壶一个都没少,小到刚好一人吃量的KUAI米小碗,KUAI盐和鸡精的小勺都一个不落,太感动啦。我还特别把这个盛米的小碗拍了一张照片,每顿饭就吃这么一小碗米。美国买的米还是不错的,基本不用淘,之前闷米饭也有时候水多了,有时候又有GaBer了,现在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已经非常熟练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香肠炒芹菜,鸡蛋炒黄瓜,加国珍。美国鸡蛋非常便宜,1刀多有12个,所以很多菜可以用鸡蛋,经常一天吃2个甚至3个。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我的大冰箱,里面东西满满的。不过今天又快空了,需要去买点东西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这顿饭比较丰盛啦,做了3个菜,呛炒圆白菜,肉片西兰花,而且还有一个是炒三丁儿。美国的大玉米不错,很甜,我是2刀买了5个。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这个是第一次炒蘑菇,先用水焯了一下,然后用肉片炒得,另外一道菜就是竹笋炒鸡蛋。竹笋在超市就算比较贵的菜了,是3.99刀一磅吧好像,我需要分两次吃。再有就沙拉,生菜+土豆。这张照片是最近照的,因为我终于狠心买了三个盘子,一个盘子4刀,3个12刀,不知道美国人怎么想的,要是买瓷器这么好赚钱,倒卖盘子得了。
家在康奈尔 一月小记
在美国做的这些菜基本都是“小菜”,还没整过大鱼大肉,不过感觉也不是特别需要,因为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吃牛肉汉堡或者各种排,所以不缺肉,回来吃稍稍素一点正好调节调节,而且到美国这一个月时间了,居然没有上火,看来就是这些蔬菜和水果的功劳吧。要炒出香喷喷的菜,肉还是需要买的,一大块肉要5-6刀,可以用7-8次,放到冷冻里面,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还买过一次肉馅,但目前为止就用了一次,做鸡蛋蟹肉,只是可惜没有照照片。上次超市还买了大块得Bacon,前天吃饭得时候想吃肉了,就煎了两块,感觉非常香。
一直在说正餐,其实到这面还有一个很大得变化就是每天都开始吃早点了,因为作息比较正常了,早上起来得也早,不吃早点现在已经不行了,不然到11点上着课肚子就咕噜咕噜响了。早点我通常都是面包,放到烤箱里面考,然后抹果酱或者夹cheese,然后摊一个荷包蛋一块小肉饼,最后牛奶麦片或者咖啡或者国珍。
先写到这里了,准备去看讲义了,下一篇就需要写写上课的情况和感想了。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到了康奈尔之后就总是听大家说康奈尔的植物园非常漂亮,再加上感受了校园内的优美的环境和精妙的设计,所以就对植物园更加神往了,希望找个下午去转一转。在学校的地图上就可以一眼找到学校的植物园,因为它占据了整个校区的将近四分之一,毕竟在大学里面有一个非常大植物园的学校应该不多吧。康奈尔是校园最漂亮的学校之一,我想应该和植物园也有很大关系吧。

从校区走到植物园园区还是很远的,我们一直沿着湖边向上游前行,好在一路的景色非常优美,在林荫小路上沐浴着阳光,从树林的缝隙里不时透过湖光,感觉非常好,除了湖水不想九寨沟一样蓝,其它地方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康奈尔的森林都是原始森林,而九寨沟很多地方还都是小树。但因为没有车,我们只走到整个植物园的一半就返回了。
康奈尔植物园的布置就如同一个大公园,每走一段路都会有提示牌,而且还为游人准备了石凳,在林间或者山间的小径上还有小亭子供人观赏风景和休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大晴天,阳光比较强,所以云彩都被”烤“没了,所以照相的效果都不太理想,森林的特色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想到了秋季树叶变黄和变红的时候应该是伊萨卡最美的时刻吧。
康奈尔的植物院,这个小园区专门是各种花卉和小植物。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我们走的小路,一路上也没遇上什么人,环境非常美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学校里面的最大的湖BEEBE LAKE,之前听之前的康奈尔校友说现在真是气候变暖了,之前他们都在这里滑冰,不过不知道到了冬天这个湖上会不会有一些活动。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夏日的康奈尔植物园

走进康奈尔

现在看来,我想写的日志堆情况比较严或者是有非常明的延康奈尔我来说还是有些陌生所以每天都会生新的和得提及的事情有延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沉淀沉淀再写出来而且类此的材也能合并。 

824日是研究生迎新的日子在学校的Baton Hall拿到了期盼久的康奈尔学生真是激为终于可以免坐公交了。不过这几天的察和地体卡的公交并不是非常虽然线是很多的但通常都是半小或者一小才有一班不是没赶上就是要等很久所以我就会选择意的方式走。今天从同学家回来也是如此30果和一个美国人站错了方向,无情的司机直接无视了我的招手开了过去。与其再等30分钟,就不如享受下一路上阳光、空气和美景。 

在迎新会上,研究生院院长和秘书先致辞欢迎我们加入的康奈尔的大家庭,之后向我们介绍了康奈尔给研究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希望我们能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最后是一个专题讲座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适应这里的新生活,讲师是一个华裔的心理学教授,虽然没什么用但非常有趣,后来主持总结的时候也开玩笑的说老生提起迎新会的时候只记得这个幽默的讲座。整个迎新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在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了常青藤的旗子,感觉还是很自豪的。

除了新研究生的迎新会之外,我还参加了国际学生迎新和工程学院迎新,虽然各种迎新的本质和内容都差不多,不过在国际学生迎新会上还是有两个亮点的,一是关于主持人的一个“简单”问题:康奈尔的四季分别是什么?这个题目的答案果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公布结果的时候引发了台下所有人的大笑:Orientation(迎新), Pre-winter(冬季前夕), Winter(冬季), Post-winter(冬季后)。总之迎新会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为伊萨卡的冬天做好准备。第二个亮点就是学校统计的国际学生人数,第三名是加拿大,第二是韩国,第一名就是中国多达600在校学生。 

康奈尔研究生欢迎会,在Baton Hall举行的。

走进康奈尔

左边数第三面就是我们学校的旗子,很自豪啊


走进康奈尔

 
俯瞰bigslope大坡,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天气不太好,云有点太多了,但这个周末又一点云彩都没有,所以也不适合照相。等有合适天气的时候再去照吧。

走进康奈尔

Maplewood, 我住的地方,雨后景象。
走进康奈尔

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走进康奈尔

 

学校里面的花园,没脚架没灰镜,凑合看吧,哈
走进康奈尔

 

 

学校中的小花园,坐落在校园内的小山上,所以少有人问津。
走进康奈尔

校园北部的本科生宿舍,很有城堡的感觉。本科的宿舍分布比较分散,空间也比较大,所以环境也很好。
走进康奈尔

 

伊萨卡中心一游

到伊萨卡的第一天,我就和两个朋友约好一起去小镇的镇中心转转,顺便咨询下银行开户问题和电话套餐的问题。因为要熟悉熟悉周围的环境,所以决定走着去镇中心与他们汇合。我住的maplewood是在校区的东南边上,严格的意义来说已经在校园外面了,不过这里离我的工程学院和上课的地方不算远,因为工程学院就是在校区的南边。我一路向西走全部都是下山的路,而且山势非常陡,下山都下的有点喘,心想这要是往回走可就惨了,纯爬山啊,不过这倒是彻底打消了我买自行车的念想,就是买了也得推上来。经过20多分钟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伊萨卡的镇中心,这里明显比我住的地方繁华了不少,有很多商铺和饭馆,咖啡馆等等,这里也是伊萨卡的小交通枢纽,多数多公共汽车都会在这里集中再分散到不同地方。

因为小镇的中心坐落在山谷之中,河流、小溪、瀑布随处可见,哗哗的流着水也不时在耳边萦绕,而河谷的对面则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森林。除了令人心怡的风景,伊萨卡的整个生态环境也非常和谐,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相处的美妙,小松鼠就在你面前跑来跑去,小喜鹊就在房门前觅食,开阔的草地上还能看到小鹿。 

逛完小镇我们就乘车回到学校,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白天看到学校,学校的建筑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校园内有很多古典式的教堂建筑,比如标志性的钟楼和二战纪念教堂,同时也有很多现代风格的教学楼和设施,当然这样的组合在美国并不少见,之前去过的MIT,Havrad等大学也都如此,但康奈尔却有很多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优美的校园环境。每走一段路就有一个小花园供学生或行人休息,有时还会看到园艺工人在花圃中修剪枝叶。校园两侧有峡谷,而中间有两条河流穿过,形成了湖泊和瀑布,所以走在校园内,有时就能听到潺潺的水流声。同时在校园内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康奈尔植物园,我打算在周围的时候一探究竟。除了正常的大路和步行道之外,校园内还部有休闲山道,这些林间的山道小路会把康奈尔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连接到一起,最终带人们进入到植物园中。虽然我还没有去亲自走过这些小路,但我一定不会错过。看到这些美景我不由的照了几张照片,虽然不算是康奈尔的代表性建筑,但也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大学的宁静、庄重的氛围。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的中心 Center Ithaca, 两间银行HSBC和BOA就坐落在此。

伊萨卡中心一游

伊萨卡街道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是我走路上学的毕竟之路,右面就是峡谷,有水流过。不过康奈尔对这些地区的利用也是非常到位的,例如没有水的峡谷地方,就用来作网球场,这样利用了空间,也不用担心球被打飞,因为不会有人能把球打出来吧。
伊萨卡中心一游
这张是我在去国际学生事务处的路上所拍的,典雅庄重的建筑,整齐的草坪,配上蓝蓝的天空和白云,是完美的组合。不过我这两天也去了几次这里,天气都没有像第一天这样好了。
伊萨卡中心一游

康奈尔大学,tower road一角

伊萨卡中心一游

关于办银行开户准备介绍下,如果能帮到后来的同学就最好了。在伊萨卡比较大的银行就是两间,汇丰银行(HSBC)和美国银行(BOA)BOAchecking帐户和saving帐户都要收取费用,避免checking收费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保证帐户有1500美元以上,第二就是保证500美金以上并且在ATM上面办理存取款手续同时实用电子月结单。没有SSN的话,不可以申请信用卡。SAVING也需要收费,费用是会在消费的时候,进行四舍五入,把多算的领头算作SAVING的维护费。HSBC对于学生没有任何费用,没有SSN也可以申请信用卡。相比之下BOA麻烦了很多,但如果几个人办的话,可以相互推荐,这样没人能够拿到大约35美金的奖励。但我因为还是HSBC比较省事,而且国内也用HSBC汇钱的话可能手续费少,就选择了HSBC

初识康奈尔

两个半月的假期生活转瞬即逝,还没享受够在家舒服惬意的生活,19日的我就登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13小时的飞行让我有点吃不消,尽管睡也睡不着,屁股也坐的非常疼,最终还是安全地踏上了美国的第一站——纽瓦克,我要在这里转机去雪城,再从雪城到一小时车程外的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

我觉得很有必要用一段来说一说美国的海关安检,办理托运和专门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在过美国海关安检的时候,负责的警官是一位华裔的老人,看到我们这些留学生就用中文打招呼,让我倍感亲切。第二就是行李托运的问题,对于第一年的留学生,美国大陆航空允许学生托运323公斤的行李,但在北京办理登记的时候,办理托运的中国人说什么也不给我办,说我因为之前有J1的签证就不能受理。等到了美国纽瓦克机场,我再去大陆航空的柜台,告诉他我是学生签证,希望托运第三个行李,他们二话没说就帮我办了,由此可见还是美国人比较容易办事。第三个想提到的就是一位特地到雪城来接我的朋友,我的飞机是美国时间晚上10:48分到,所以自己当天去伊萨卡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机的两个韩国女生就是要在雪城过渡一晚。所以我真的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能有这位朋友专门驱车来接我,把我和我的83公斤行李送到在宿舍,并且不图名不图利,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刚刚坐上朋友的车,就开始下起了暴雨,朋友说我有福气,我想的确是,之前等了那么久都没下,老天这一定是在帮我洗尘吧。康奈尔大学坐落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山间小镇中(纬度相当于铁岭),三面环山(未考证),我们从雪城一路驱车走来,一路上经过了都是森林和小镇,没有繁华的嘈杂喧闹,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雨后的夜空也在洗刷后额外透亮,一颗颗星星就如同小时候学的课文中描述的一样:像蓝色天鹅绒上镶嵌的宝石一般,让我非常动心想拿出相机拍上几张B门。汽车一直在上坡下坡,下坡上坡,我的耳朵就和坐飞机时候一样有明显的反应。朋友说,康奈尔大学坐落在山上,我住的地方在低处,而伊萨卡的镇中心则在山谷之中。我们到达宿舍的管理处已经是凌晨040多分了,借助着路灯朦胧的光线,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扫描,尽管我不能一睹社区的全貌,但我倍感这里优美和恬静。办完入住,握着C03的钥匙,在一块开阔的草地旁前找到了自己的房间。进了房间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找网线网上,登陆skype给妈妈报了个平安。之后就是翻箱倒柜找到床上用品铺床,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有机会了解我住的这个社区,环境非常优美,旁边就是MaplePark,小区中的房屋都是一层的,虽然用我们的眼光看好像都是简易房,但的确美国人就是住这样的房子,而且毕竟最重要的是房子里面还是很不错的,干净整洁,家具也齐全,水电各种费用也全部包括,所以还是蛮舒服的。因为我的房前就是一块开阔的草地,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到窗前的枫树,一般翠绿而一般已经变黄,随风微微摆动,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妙。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妈妈和爸爸,为了住这套房子,多花了不少钱,所以要好好利用这套房子的优势,再有就是希望他们能在这面多住一段时间。

我的住的maplewood apartment, 右面这个门就是我住的c03,看到窗户中的枫树了吗?

初识康奈尔

门前的草地和bbq area,会不会在有活动的时候比较吵呢?但不管怎么说也应该算是风水宝地了,知足知足。美国的天就是蓝啊,在北京呆了3个月就盼着天气好些,这样就可以出去拍照了,但将近3个月里,蓝天白云却仅仅有6天。希望ITHACA的天一直这么蓝,多拍些漂亮的照片。

初识康奈尔

我的小客厅,家具可以自己摆,在建筑师老爸的指导下,我对两间房进行了大变动,书桌移动到了窗前,小沙发前放好茶几,既可以摆东西的,又可以用来垫脚的。因为提供了很多家具,再加上我83公斤的东西后,感觉很还是满满当当的,很温馨,很有家的感觉。


初识康奈尔

开放厨房,多用餐桌,杂物夹的完美组合。我现在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博客呢。

初识康奈尔

厨房特写,炉子,抽油烟机,烤箱,一应俱全。美国式的硕大冰箱,装什么才能装满呢?不过经过一次采购,现在厨房这里又多了不少东西。

初识康奈尔

我的卧室,非常宽敞,在爸爸的指导下把单人小沙发放到了窗下,配合小茶几和台灯,可以很惬意的在下午在这里看书了。前提是要有书,哈哈,准备开始我的读书计划了,要去图书馆借了。

初识康奈尔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请大家多支

本来正在写到cornell的blog,但后来发现居然忘记了把我的app放到博客来,所以先插播一条广告。

 

这款软件主要是服务于癌症病人的,是为美国公司health monitor(美的最大的健康杂志之一)和agmen(a leadingpharmaceuticalcompany)编写的。写软件的时间比较长了,修修改改的有一年之久了,也可以说是一年磨一剑吧,应该是目前iphone/touch上最好的同类软件了。

软件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1.医疗日历,可供用户记录pre-defined和customerized事件

2.记录并跟踪白红血球数,血小板,体温等身体症状,并利用图表方式表现

3.星期日历 药物记录,记录药物服用情况

4.全部健康记录可发送到自己邮箱或者医生的邮箱,帮助医生了解病情

写日志的目的是想请大家多多忙帮,因为软件本身是免费的,麻烦下载后给评个分。如果有意见和建议也欢迎大家提出来。这个是美国的地址,如果你使用的itunestore不是美国的,你可以搜索下软件名字: Chemo Calendar.

http://itunes.apple.com/us/app/chemo-calendar/id385497865?mt=8

这个欢迎屏是用ps画的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Month View Calendar,这个是界面是模仿苹果自带的calendar,有事件的日期下面会有小圆点。用户每天仅可以输入一次信息。下面的图标是代表的事件,同时前面的空间可以显示用户自己的备注。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pre-defined的事件,也是一个事件的具体情况,记录了当天需要做的事情,而下面则是一些关于身体的数据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一个week calendar,写这个的时候比较头疼,因为很少有类似的例子和参考资料,包括苹果自己都没有应用一个weekview。这个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录服用的药品,有的是安排在早上而有的是在下午。灰色的代表已经服用的。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一个记录体温趋势的图标,显示了一周的情况,红色的代表体温超过了正常的数值。这个图标包括所有健康信息可以用过邮件发送到自己的邮箱或者医生的邮箱。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这个是另外一种图表的显示,因为上面的方法,显示的数据量有限,所以这个界面可以查看所有的体温数据和趋势,轻触屏幕上面的数据点可以活得该点的日期和数据

ChemoCalendar我的第一个iphone/touch app 请大家多支

整个程序其实代码和界面都很多,在易用的原则下,对软件进行了人性化的设计,很多内容都可以让用户自己定义,方便使用。所以就不发更多的截屏。如果你有iphone/touch,欢迎试用,并帮忙打分。如果你是专业人士,更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