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点名

我被王扬点名了~~~  (抄袭了,不然好麻烦的)

01规则:这是圈内正流行的击鼓传花游戏,传给谁谁就得接着,否则就得挨罚。请认真对待,不要怕暴露隐私。下面是我的回答,去掉答案就是留给你们的作业,答完后要发表在你们自己的页面上,且要在标题上注明是谁点了你,你答完后加一道题再传给另外4个人,而且要去他(她)的页面告诉他(她),不可以回点哦.

02要传达出去的4个人:爸爸,妈妈,我,未来的GF 

03 多大:19
04 职业:学生
05 兴趣:电脑游戏,看书,运动,音乐
06 喜欢的异性类型:文静+运动+长发
07 专长:电脑

08 有没有什么证书:有用的没几个,没用的一大摞

09 有烦恼的事吗:有
10喜欢和讨厌的食物:喜欢的:火锅、烤鸭、各种肉 讨厌的:海鲜(除鱼虾)
11 对你爱的人说一句话:我爱你
12 请介绍你要传达出的1个人:

王扬:人超帅,长的高,学习好,RP好,游戏玩的好,篮球乒乓球超牛,还是钢琴大师。电脑居牛,幽默。数学小能手,物理大天才,化学大JY。

13 用一种动物来形容传达给你的人:小羊

14 用喜欢的角色来比喻传达问题给你的人的角色:蓝色
15 用一种食物来形容传问题给你的人:樱桃
16 用颜色来形容将接棒的1个人:王扬,蓝色
17 最让你感动或激动的一件事:爸爸妈妈为我的付出
18 理想中爱情:老婆又漂亮又温柔又贤惠又喜欢我(真理不可改变)
19 如果吃好吃的第一个想到谁:我

20 什么时候会想起传文件给你的人:有时候
21 最近一次哭是为什么:想到爸爸。。。
22 最让你后悔的一件事:高考没考好
23 你最重要的东西:家
24 喜欢什么季节:夏天
25 最喜欢的地方是:家
26 最喜欢听的歌是哪首:太多了写不下啊
27 最想去的时间空间:无
28 如果只剩下一天的生命,会做些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
29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你愿意回到过去重新开始吗:愿意
30 没有面包的爱情,你会接受吗:会啊,一起挣面包回来
31 如果给你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你想自己变成谁:现在的自己
32 被点的心情如何:还好吧,第一次
33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提出什么建议(只能一个):改革高考制度
34 如果你有1000万,你怎么用啦:交给爸爸妈妈
35 你最难忘的一个人是谁:父母
36 你相信爱情么:相信
37你爱的人背叛了你,你会怎么对他(她)(两个人正面对着):不看她,心了难过,祝她幸福
38 什么时候会选择放弃:该放弃的时候
39 什么事让你最称心如意:有个好女朋友~~
40 假期都在干吗:玩+看书
41填了这么多道题,你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题蛮无聊的,质量很差,谁出的?(同感)
42 有没有挂科,感受是什么:无尚无

43 对大学生活还满意么:还好
44 觉得爱情主要还是友情重要:都重要

45 谁是你活了这么久最对不起的人:爸爸妈妈
46给你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你的愿望是:让我随时都有实现愿望的机会(我也这么想)

嘿嘿,文章发表一篇

嘿嘿,最近在北京考试报上发表了一篇介绍香港的文章“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希望大家踊跃评论,多多支持。
由于没有找到报纸电子版,我把转载文章的网站发上来。目前有两个。
新浪网2007港澳高校报考指南–>求学香港故事
腾讯网–>教育–>权威指导

安全抵达香港

经过9个小时的颠簸,我又回到了香港。乘坐南航的空客A320(总计610=票价460+建设费100+燃油50)。
这学期的课明显比上学期多了不少。今天开学第一天就上了两门全新的课伦理和逻辑,感觉还不错,然后到图书馆借了不少的书,准备好好看~
我这学期学习的科目是:
数学
英语
物理
伦理学
逻辑学
不多说了,最近筹划几篇文章,再向大家详细介绍。

科技大学之旅

这些照片是我在06年12月02日到香港科技大学所拍摄的。与我们理工大学相比,科技大学要大的多,当然这使得科技大学没有理工大学设计的那么细致。科技大学给我更多的感觉是比较粗犷。当然,科技大学依山傍水,环境非常好,这自己没的说。满校园的绿树,伴随着起起落落的海声。科大更像一个大公园。
这次我一共挑选了16张照片与大家分享,由于数量有所限制,所以分贴发出来。欢迎大家欣赏。
请点击查看原文并单击照片查看原图。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谈谈香港的大学颁发的奖学金

在内地人们总是说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的分配主要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而对于其它省份的同学很不公平。但是在香港我,一个来自北京的学生却觉得香港的大学对待北京的学生十分不公平。

由于香港热,今年有许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根据相关的统计,今年香港大8所大学总共招收1300名学生,但全国有3万余人报名。而且其中多数是来自北京及上海的学生。

许多考生与家长认为报香港的大学可以“垫底”,是报考清华,北京这些名牌校的一个双保险,但事实并非如此。以香港大学为例,今年的招收比例已经超过331.比起国内的学校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正因为北京的申请人多,所以北京考生之间的竞争极其激烈。以我所上的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在北京的考生中,我只认识到了一位奖学金生,而且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北京的考生比清华分数线高10分都未能获得奖学金,因此不得不放弃在香港求学。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奖学金的前提至少是你已经能上清华北大了。

相比之下,我所接触到的外地考生却是另一种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奖学金,而且是全额奖学金。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成绩均未能达到清华、北大在那里的录取分数线。还以理工大学为例,理工大学今年招收了240名内地学生,其中86名来自北京,所以也不难猜想那些来自上海的考生人数。理工大学的报名费在香港大学里属于很低的了,仅有140元。但香港大学的是400元,香港科技大学的为300元。按照去24086的比例,我们不难推算出3万考生中有大约1.1万的北京考生,我们取300元报名费为准,11000*300=3300000330万。而北京考生从中获得的奖学金很少,更多是支援其它地区的考生了。

但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许多来香港上学的外地考生是分数不及清华北大的,部分还来自与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交换计划。北京的考生则不同了,要不是自费读书,要不就是比清华北大分数线要高出10多分,甚至20分。

到了香港我才发现,香港的大学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称的招收综合素质高的考生。其实所有的录取工作、奖学金的发放全是依据分数。在填写报名表是的那些活动、奖项不能说没有用处,但起码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有人也会说报纸曾经报道香港大学拒绝招收内地的状元,我想那只不过是炒作罢了,也许是那些人家境不好,到香港不能够拉动他们的经济发展吧,因为连给我上课的香港老师都自称香港人学习、生活只有一个目的——钱。

可以说香港政府、香港的大学是这场战役的大赢家,他们借助内地的媒体猛抄,大肆地进行宣传。他们的战略完全符合内地考生家长的心理“反正报名又不占支援,不如多一份把握”而把内地考生的钱全都圈来,同时把人材也揽过来。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一举两得的例子了。所以报考香港的大学是需要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赶这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