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旅行都聚焦在欧洲,真的没想到自己会踏上北非这片神秘的大陆,所以要不是女友提出这个建议,还就真的忽略掉了摩洛哥这个风韵特别的国度。这是我去过的第一个非洲国家,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挺酷的。不过最开始提到摩洛哥,我只能联想到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突然发现自己对非洲国家是这么的陌生。而我想很多旅者选择摩洛哥,一是因为“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这部经典的爱情电影,二来是对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的故事”有着特殊情怀;但是我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两样哪个都没看过,所以既不用花大价钱进到锐克咖啡馆里买顿晚餐,也不用在朋友圈矫情地引用几句话来重温撒哈拉的见闻。不过,好处倒是让我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这部电影史上的经典(其实整个拍摄都在影棚完成,和卡萨布莱卡一点关系都没有),也让我了解了下三毛传奇般的人声经历和追求生活真谛的心路历程。
此次旅行其实对我和ZXY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因为这是我们短暂异地生活开始前的一次旅行,也是我们一起远行的第一次,而第一次就挑了非洲,所以两个人都非常珍惜这在一起的10天时光,相互的理解、宽容和照顾让这次旅行轻松愉快,对此我充满感激。分别从旧金山和北京出发,在20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终于相会在卡萨布兰卡,这个充满了异域、浪漫风情的城市。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一共计划了5站:从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的海港城市出发,搭乘火车前往有着古城和非洲最大露天集市的城市—马拉喀什。从那里,我们加入当地3天2夜的撒哈拉沙漠骆驼团,先驱车访问周边古迹,再骑着萌萌的单峰骆驼进入撒哈拉腹地,在沙漠中度过奇特的一晚。出了沙漠之后在世界文化遗产古城菲斯歇脚,看看最有名的皮革染坊,再感受下错综复杂的老街小巷。之后前往世界三个蓝色小镇之一的舍夫沙万;最后回到卡萨布兰卡放松一下,结束总共10天的旅行。
出行之前,说到北非、摩洛哥其实最大的担忧就是安全,我们上网查阅了很多中英文社区的游记,大家都提醒注意财物安全,尤其是菲斯的小偷小摸很多;再有就是当地无论大人、小孩帮忙之后都会向你伸手要钱,而且很多开口不菲。看了这些见闻,我们的防备心自然极其强,几乎不和当地人进行任何交流,连眼神都恨不得避开。参考网上人们提出来的建议,小商小贩凑上来,我们也都直接忽略,理都不理。但其实3、4天下来之后,弄得我们自己都很紧张,伸手要钱这种事肯定有,但我们还真的一次都没遇到,并且发现很多当地人还是很纯朴的,乐于助人还是非常普遍的,并没有网上游记写得那么危险、那么妖魔化。反而是我们自己一开始把自己包裹得像一个仙人掌,使得一开始的旅行体验不是那么好,到后来我们也慢慢放开一些,玩起来自然也开心很多。
摩洛哥说的是阿拉伯语和法语,英语虽然能够勉强表达,但的确不能恭维当地人的理解能力,所以还要时不时地扯上几个法语词达意。后来和出租车划价索性就直接用法语,价格居然便宜很多。本来计划今年要考法语等级考试,却不想一直没能按照计划实施,这次的旅行经历倒也算是个助推器吧,等忙过了这几周,法语还是要努力学起来。
旅行中因为有很多文化、地域的差异,所以有不少想分享的感受和看法,很难在一偏博文里详述全部,所以还是分开几篇娓娓道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