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生

   人真的是个感性的动物,不知何时,就在不经意间唤醒了情绪的触角;清晨推开房门的刹那,片片光斑打在脸颊的瞬间,或者是每个暖暖的黄昏,慵懒的我,目送着红日终而复始,都吐露着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换上跑鞋,披上战衣,迎着朝阳,沐浴黄辉,加入到健身锻炼的人潮。

美国是个崇尚运动的国度,无论男女老少,破晓黄昏,大街上公园里,总能看到人们运动的身影。如果说孩童时代的我们静不下来,喜欢动喜欢玩,待到有了工作繁忙的托辞,或者苍白两鬓的掩护,仍然把运动融入生活的话,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住在San Carlos的幽静山林中,这么形容这个城市应该巧到好处,因为它被山丘和森林所包裹。正是因为和大城市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人们到街边慢跑或者骑车,靠近它,感受它。每到周末,更是全家出动,在车顶装载上橡皮艇、自行车,甚至摩托艇,开进山林,驶向湖边,用这种方式享受周末的自由。

要举身边的例子,就先从美国同事Peter说起,虽然不知道他的年龄,但从稀疏的白发看怎么也比自己的父母大不少。他是公司健身房的常客,多少年来都一直坚持每天中午做力量训练,我曾经和他一起做卧推,他可以推到150磅,而当时的我还在为平衡铁杆而努力。做卧推的时候需要互相保护,看到他用力用到青筋暴起的时候还真会为他担心,毕竟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要这么用力,这么迫使自己处在极限的边缘;但光说比较一下力量的话,我只能甘拜下风。

喜欢运动是一种社会的风气和趋势,所以多数美国人都会从娃娃抓起。我在美国滑雪有四个年头了,从一开始的摸爬滚打到慢慢走向蓝道,站到黑道,只有自己知道这期间摔过多少个跟头。去年冬天开始接触单板,等于又是回到了起点,摔在雪里的时候,深深体会到如今学新东西并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手到擒来,也正是因为这点我现在一直特别感激爸妈“督促”我小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比黑色雪道再难的就是两个黑钻的,远远看去基本是垂直的峭壁,途中还时有裸露的岩石、灌木,看了都不禁一颤。谁想美国的小朋友,就可以轻松地在这样的雪道上控制速度,完成转向、急停,和朋友坐在缆车上俯瞰这些精彩的动作,用尽了我们所有的感叹词: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其实不光是滑雪,Foster City的高尔夫球场,Redwood Shores的网球场处处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最近公司组里兴起了健康生活的风潮,以Claus和Saurabh为首,大家相互督促对方的健身宏图。我也开始关注起食物的卡路里和搭配,之前拿起来就喝的甜美橙汁,结果发现居然有170卡,比可乐还高30,果断不喝了。晚饭也从油腻的大餐改为:法棍、沙拉、Salami、煎蛋、水果和牛奶。我想,很多事情,尤其是对身体好的生活细节,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收益终身。

美国人玩起来很专业,各种装备一应俱全。在德国人的厨房,每样食材、工序都有对应的精致工具;而美国人运动起来,专业行头,goPro,水袋(camel bag)也一样都不少。尝试新鲜的,亲近自然的运动,一直是我崇尚的。下面的目标就是:冲浪、风帆、野营。也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份积极正能量的心气。

写在开往波士顿的巴士上。

2014年08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