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的世界

   周末和朋友一起看了电影Frozen(冰雪奇缘),非常火爆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刻画、动画渲染以及环境特效都无可挑剔,尤其是雪花和冰晶的效果非常逼真,让我这个半动画爱好者不得不感叹如今CG强大的表现力。一起看的朋友认为剧情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尽管赞同,但我还是大爱电影的主题曲“Let itgo”,字里行间似乎有种无奈,却又蕴藏着无尽的勇气和魄力。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和电视剧刚开一个开头恨不得就能把整个故事的剧情估计得八九不离十,虽然贴近现实却缺乏新意。我更情钟非大制作的电影,看过之后有所思考有所共鸣,有些留在脑子里的东西。

最近看了不少电影,乱世家人,放牛班的春天,忠犬八公的故事,天堂电影院,基本就是顺着电影排行榜往下捋,几乎每一部都能触动心灵,有所领悟。我想看电影的好处就是会拿电影里面的人物、情节和自己对比,试想自己在那种情形下如何选择,如何爱,如何生活。

榜单里还有几部日本的动漫电影,千与千寻排在第一,几年前就开车听里面的电影原声,所以这个周末就抽时间看了下,听到熟悉的配乐似乎之前脑海种的景象一下子就和唯美的画面联系了起来。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描绘的不单单是一个小女孩立志的故事,而是更有深度地镜像出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看完电影回想种种细节、伏笔、穿插,突然产生一种共鸣,才突然会有想把自己的感触拿出来分享的冲动。

说这部影片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镜像,是因为每一个动画人物都很鲜明,有很强的代表性。片中的村落虽然与现实社会隔离开来,但却又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剧中青蛙,让我们看清人的贪婪;通过无脸男,看到环境如何彻底改变一个人;千寻爸妈,代表了社会中那些稀里糊涂,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人;其它在澡堂工作的小员工,是那些被财富所诱惑,纵使看到别人因此被活生生吞掉,却仍然不能摆脱欲望的枷锁的人。

对于主人公千寻来说,所有的成长最终都是一次旅行,就像我们所经历的一样。现在的子女都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虽然谈不上溺爱,但这把伞足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衣食无忧。离开家,进入社会,我们看到很多,诱惑很多,比较很多,选择很多,有时春风得意,有时陷入泥潭,我们会受伤,但最后这些经历都让我们的羽毛更加丰盈,累积成人生的财富。

很喜欢一个网友(邝言)在豆瓣的比喻:一个人的恋爱历程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热恋,他的生命忽然涌入了许许多多新奇的内容,仿佛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他精力旺盛、情绪饱满,不写日记也开始写日记,不懂流行也变成了时尚达人,一起看戏逛街,一起游山玩水,仿佛有做不完的事情。忽然有一天,他失恋了。整个世界仿佛崩塌下来一般,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贫乏:当初他抱了满怀的珍宝瞬间变得一文不值,什么电影院的票根,什么精美的情书,全都成了废纸。而他掉过头来却发现,他早在某个时刻就遗失了自我,疏远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忽略了自己一贯的追求,甚至因为两人世界的支出而使得自己大加破费。更重要的是,原先在恋爱中他是快乐的,他认为全世界都在自己手中,即便那时候一文不名也不曾烦扰到他,可是,如今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所有曾经的种种都毫无例外地离他而去了。

所以我们选择离开原地,开始一段旅行。自己的所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决定,而是自己独立的意志作出的选择,不再听从他人的指令,而是听从内心呼唤的声音。也许,人生终究是一程没有归途的远航,也许航行所带给我们的终究是苦大于乐,聚不如散,但是,我们却绝不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者。面对每一个命运的打击,人都以其最高的精神娱乐着自己。从旧时少年的离家修行,到释迦牟尼的出走得道,所有成长到最后总是一次旅行。当那段饱含清冽和忧伤的旋律在耳边飘荡起来,当千寻静静地坐在长座位上,面对空空落落的车厢,站台的钟声敲响,沿途的风景映照于她的脸上,也许我说不出那许多的字,我惟有满含热泪,在心底用一种极度婉转的声音轻轻吟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