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你愿意去相信,才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刚刚过去的这个长周末旅行,没有遇到西雅图式的爱情,倒是在华盛顿大学外的星巴克里看到了11台电脑,而且全部都是Mac。
喜欢iMac的流畅,钟爱Air的轻薄,我却未曾果粉一刻。上周,好友来访看到我还在忍受慢得跺脚的iPhone4,好奇地问到为什么搞IT的居然都不换个新iPhone5s,我告诉她因为觉得没有必要,毕竟我不是果粉。
其实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苹果就已经是时尚的象征;托父母的福我在大三的时候就有了一部苹果电脑,也因此结识了不少苹果的忠实粉丝。周围很多朋友都向我征求买苹果电脑的建议,果粉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推销的大好机会,用炫酷的辞藻鼓吹它的种种优点;我则不然,了解这台电脑的用途,如果得知是为了买苹果而买,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用途并非适宜,我还会推荐他们购买PC。
Jason Kelly和Peter Lynch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变化和趋势,这也是我第一次把咖啡店里看到的Mac联系到一家公司和未来。尽管现在还是PC的天下,但不难想象当这些学生成为社会的主流时,越来越多的新公司开始把苹果电脑作为标配时,Mac的市场占有率一定会迎头赶上。所以不得不说,苹果占据了大学生市场,也就掌握了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用户群体。
当然,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用的起Mac;但在这些更可能会对社会做出重大影响的人群和地方中,苹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举足轻重,足以保证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而对我而言,在西雅图星巴克中看到的一幕,就像Alchemist中说到的omen一样,让我决定要长线持有苹果若干年。
当然,我觉得除了看到苹果股票的潜力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深思,比如当社会都在追捧个性化的今天,为什么苹果的简洁、单一设计可以赢得这么多人的追捧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