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

    除了狮子之外,草原上的捕食者还有豹子(leopard)和猎豹(cheetah)。豹子总是独来独往,几乎每次都出没在茂密的树丛里,很难被人发现;但幸运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捕捉到它们的踪影。而猎豹,文章的主角,直到第三天的早上才让我们一睹芳容。

    Peter作为一个超级合格的导游,非常乐于给我们普及知识:猎豹依靠速度捕猎,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可达到100km/h以上。与此同时上帝又是公平的,不足的耐久力让成年的猎豹只能保持最快速度3-5秒,捕猎的距离也只有500多米;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如果一分钟之内不能成功,就要休息很久才能开始第二次尝试。猎豹和豹子一样,是独居动物,一般长到16个月的时候,就会和母亲分开,独立门户。

    而当下,我们眼前看到的却是5只猎豹兄弟,它们一起生活、情同手足,极其罕见。这一现象在英文里叫coalition(结盟),美国国家地理曾在去年全程跟踪这5只猎豹的生活,拍摄了一部纪录片(the Five)。如今很多游客来马赛马拉都点名道姓要看这5兄弟,而能否遇到一切都是缘分。听到这里,我们突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一下就见到了国际明星。开车“尾随”它们观察了30多分钟,它们时而停下来观观“沧海”,时而扭打起来嬉戏作乐,逍遥地享受着早上的阳光。它们看起来一点都没有捕猎的兴趣,只是在草原上闲逛。所以我们就找了一片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车,支起小桌椅,享用打包好的早餐。

    要不是Peter给我们介绍,我真的不会知道这5只猎豹如此有名,也不会知道它们兄弟的故事,更不会兴高采烈地给营地里其他游客分享今天的经历。路上我们还提到了几年前国家地理拍摄的“狮子王”纪录片,我对此毫无印象,所以在回程的飞机上找到了这部精心拍摄的纪录片。电影分为了狮子和猎豹两条主线,介绍了草原上四兄弟夺取另外一个狮群的全部过程,让我震惊的是这和我们这次在草原上看到的如出一辙。影片从一头母狮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狮子不被杀死的视角阐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故事里每只狮子都有自己的名字,让观众觉得它们如此的贴近生活。而穿插的另一条主线上,年轻的猎豹母亲在深夜里难挡土狼成群结队的袭击,刚刚出生的5只幼崽,在一夜间只剩下了3只,让观众为丧子之痛的母亲揪心。在随后的半年的跟拍中,她和小猎豹们不断受到土狼的骚扰,好在经验丰富的母亲知道如何保护幼崽,声东击西,坚守领地,才艰辛地把剩下的三只猎豹抚养长大。

    听完、看完这些故事,我突然觉得草原上的动物都鲜活起来,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也不仅仅是“丛林之王”和“奔跑最快”的头衔。背后的故事告诉我,在权利和力量的光环背后,仍有残酷的斗争和痛苦的失去;每种动物的形象饱满起来,也让我们产生了爱恨情仇。

    回到美国之后,聊到参观美术馆太过于走马观花,希望之后能多花时间了解一下每个藏品的背景。的确如此,如果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就像看草原上一个个孤立开的动物,那再好的艺术创作也很难产生关联,很难在情感上有所共鸣。当我们评估一个作品的时候,不单纯看它在艺术上的造诣,而是看它表达了什么思想,看它看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才真正是我们对创作品的理解。我们够通过“戴珍珠项链的女孩”和“罗丹”这样的电影,了解一段历史,一个背后故事,让我们懂得艺术的灵感源自何处。

   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从信息的接收者来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故事是明白事物本身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作为信息的给予者,比如产品经理,讲故事(storytelling)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产品或是一个功能,其实无外乎就像一件艺术品,摆在那里可能无人问津;需要把故事讲出来,让人建立起理解和感情,别人才能真正地欣赏。

豹子(leopard),也称花豹

树上休息的豹子

猎豹5兄弟中的4个 (cheetah)

猎豹5兄弟

猎豹5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