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奇遇记

    到达马赛马拉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开始了第一个safari game drive(应该翻译为乘坐车顶可以打开的SUV,在野生动物园游玩的活动)。4点半我们从营地集合出发,在车上认识了之后3天都会朝夕相处的当地司机Peter,以及来自美国怀俄明州的两位和蔼奶奶。她们都是退休的高中生物老师,两人相约着一起到肯尼亚旅行。我们路上经常会剐蹭到树枝而带进来蜘蛛,这时一个声音就说“别看我教生物,上课时候还要给学生们讲各种昆虫,但其实我这辈子最讨厌虫子了”,一下就逗乐了大家。她们还特意要了我们名字的拼写,说要把我们写进她们的旅行笔记中。

    精彩的旅程刚刚开始,我们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我索性站在车里,靠在椅背上,从车顶伸出脑袋,像潜望镜一样,扫描着周围的每寸土地。此时已是老奶奶们在马赛马拉的第3天,早就练就出了两副火眼金睛,大老远就能在草丛中发现隐藏着的各种动物。而我俩的第一反应却是“在哪儿?没看到啊?哦哦!”除了看不见,我们还说不出。见到鸟只会说bird,看到鹿也只会讲deer。懂得“知耻而后勇”,我们第一天晚上赶快恶补了下英文单词,这才知道了汤氏瞪羚,格林特瞪羚、高角羚、非洲大羚羊、转角牛羚、水羚羊、苇羚、小羚,等等。

    和我之前去过的野生公园不同,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寻找动物,就像大海捞针,1500平方公里的平原,遇到什么都要看缘分。导游告诉我们:虽然他知道什么动物大概会在什么区域活动,但这样的大概远远不够,比如一只猎豹现在在眼前这片草丛中,下30分钟就可能随着猎物或者水源跑到了另一片区域。诚然,草原上有非常多动物,角马、斑马、水牛、大象、长颈鹿等,我们也会时不时遇见它们;可是想指名道姓地看狮子,豹子,除了运气之外还要加上一点点科技。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平原上瞎转;可能几十,近百辆SUV分布在保护区的不同地方,司机们通过车载无线电联络。如果有人发现了猎豹的踪影,附近其他的司机都会闻讯而来。他们往往只需要几个单词,就能表述清楚在我们看来都是一样,没有任何地标的大草原,神奇得如同GPS一般。

    此外,在公园保护区内没有正规的道路,都是车压出来的土辙路,但这些路仍然都受到公园官方的管理。司机不允许开野路,但错综复杂小路,有些甚至已被遮挡,Peter似乎牢记于心,开起车来游刃有余。 我们沿着河流一路开,看到了大象家族在树林外进食。Peter把车停到最近的路上,熄火让我们静静的观察、了解他们生活的习性,看看家族中的小象是如何笨拙却可爱地学习着草原上的生存技巧。

    车再次发动,没开出去多久,我们就发现自己深陷泥潭,自救了15分钟无果,只好用无线电求援。两辆载着游客的吉普过来,挂上牵引绳,熟练地把我们从淤泥中拉了出来。可能是上天对我们的补偿,无线电中传来了新的信息,不远处有人看到了母狮子;于是我们这三辆车立刻开足马力,“风尘仆仆”的赶了过去。

    果然,在很近的草丛中有两只东张西望的母狮;Peter表示她们正在准备进行捕猎;他看我一脸问号,就指了下不远处的斑马群,我才恍然大悟。她们小心翼翼地朝斑马群靠近,每走一小段路都会停下来观望一会儿,似乎刻意表现出不经意;往复几次,她们距离猎物越来越近。说这时那时快,两只母狮突然疾驰了起来,径直朝着斑马冲去,一瞬间所有斑马开始亡命大逃亡,当时的感觉就像“万马奔腾”;而我们似乎是后面的“黄雀”,开车紧随其后。母狮跑出去了几百米之后就停止了追逐,捕猎失败,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可能1分钟。Peter指着母狮鼓鼓的肚子说,她们最近伙食不错,所以并不着急下次捕猎。一切发生的太快,我完全没有准备,手中的相机在情急之中按出来的照片也都近乎全虚。但能在第一天就看到母狮捕猎的场景,已经让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应该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草原吧。

    这时7点半的马赛马拉,天色已黑,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到营地休息。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其他人分享今天的精彩经历,也想好好饱餐一顿,准备好第二天的旅程。

大象一家人

草原safari

不合格的母狮捕猎照: 400长焦 +天色已暗 + 完全没有准备 + 第一次捕捉奔跑动物

逃命中的斑马群

《动物奇遇记》有2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