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朋友转发的文章:“为什么在日本托运Rimowa行李箱不会坏”;与其说是文章,倒不如说是GIF吐槽大全来的确切,大量动态图揭露了多个机场地勤的种种恶行。只有在日本每一个箱子才被小心翼翼搬运。文中最后还提到日本机场有专人把行李箱拿下传送带摆放在一旁,并且抽出拉杆以便人们直接拉走。看到这里的一瞬间,我才猛然把我们在大阪机场的亲身经历串联穿起来。过了海关以后,我清晰地记得去了4号传送带,上面没有我们的行李,所以就像和在北京一样走到行李出口处等,一小会儿过去了仍不见行李,于是我一个人跑到传送带另外一端。地上摆着4、5个箱子,因为它们的拉杆都拿了出来,所以一开始就认为是别人的。凑近一看,发现果然是自己的,我向爸妈招手过来,而他们也一头雾水,说怎么箱子都被人拿下来了。我在美国自助惯了,当时压根儿也没多想。直到看了这片文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所有的细节和疑惑似乎都马上就说得通了。
外出旅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寄上几张明信片,所以找邮局买邮票也变成了旅途的一部分。在京都的神泉苑附近刚好经过一家邮局,英文交流不成问题,几个简单的单词:“Stamps”,“International”对方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工作人员拿出一版邮票,从右下角撕了四张,这个动作本来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因为是从角落撕下来的,正方形的4张邮票带着两条白边,居然她还很认真的把白边也帮我撕掉,然后放进一个小信封递给了我。我心想这白边不都是自己撕的么?日本的服务真是太周到了!
在街上问个路,尽管随手拉个路人很可能什么都听不懂,但就指指地图或者汉字却简单明了。这一次我们要从京都市区去银阁寺,正和爸妈商量怎么坐车的时候,一个骑车的老人就主动凑过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他告诉了我们乘车的路线,并嘱咐一站之后要下车换乘;换乘的两个车站不在一起,要在十字路口左转后找第二个车站。我们再三感谢之后上了驶来的公交,结果没想到一下车看见老人骑着车赶了我们一站地,一定坚持把我们送到了换乘车站才离开。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大阪,我们从难波出发前往天守阁,却找不到粉线地铁的入口,有经验的我们从南海铁路门口抓了一个年轻男子问路,他的英文不好,但可以简单交流几句;我们指着地图上的粉线,他重复了一下“Pink”就明白了。他说正好也要去地铁,所以可以一直带着我们过去。可能是因为是上班族,他走的很快;而我们一家人走不快,总觉得有点儿拖后腿的意思。他自己在前边走,每隔一会儿就回头一次,看我们是否还紧跟着,生怕丢了我们。走了得有小10分钟,穿过了大阪繁华的地下街,把我们带到了地铁的闸口前;但故事还没完,他让我们等等,把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叫了过来解答我们问题,才客气地和我们告别离开。
这样的例子在日本比比皆是,比如药妆店里找东西,店员恨不得小跑着带我看来看去;进银行换汇,因非客户而未果,却不曾想把整个大厅的工作人员都折腾过来告诉我们哪里可以。中国人从小就有两句话总挂在嘴边来鞭策自己:一个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另外一句是“细节决定成败”。但我觉得我们哪样都做得都不够好,或许是越放在嘴边的话反而是我们没有得到和达成的,相反在日本这两点我感触很深。我在想到底是哪里造成了这么多不一样,他们考虑事情多为了他人,有个这个出发点,每个人都是有心人。我们更多从自己出发,注重“效益”,所以对自己的心远大于他人和原则,实乃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