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勒的故事

  其实一开始没有听说过阿尔勒(Arles)这座城市,所以也一直没有出现在我的雷达范围内;直到有次听老爸说法南有古罗马的竞技场残迹,才在网上找到了这个隐藏在普罗旺斯区的艺术瑰宝。它是凯撒大帝时期的罗马古城,拥有丰富又独特的艺术文化遗产,比如古罗马露天剧场(TheatreAntique),圣托菲姆教堂(Eglise Saint Trophirme)和康斯坦丁浴场(Thermes de Constantin);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大量艺术家、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所在,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一画就取景于这里。

我们留给阿尔勒的时间比较紧凑,只有半天时间,和去其它地方一样,我们每到一个新的城市,第一站都导航到当地的游客中心。拿上一张地图,询问一下最佳的徒步路线,就可以背着相机上路了。我们把车停进狭窄的路边车位,一头就扎进了城市的小巷,感觉仿佛就是进入了一个蜿蜒曲折,却又布满惊喜的迷宫。但是你又从来不用担心迷路,因为你知道这里“条条大路通罗马”。

经过街边卖冰激凌的小店,就忍不住进去买了一个3球的,正好一人一个。2015年的夏季似乎赶上了欧洲少见的热浪,将近30天下来,我发现我胳膊内侧和外侧颜色有了鲜明的对比;当然也可是我在加州生活的时间久了,不太适应这样的高温酷暑了。还没走几步就大汗淋漓,甚至有时热得恨不得连话都懒得说。好在我们穿过共和广场和方尖碑(Placede laRepublique),来到了著名的圣托菲姆教堂;谁都知道在炎热的天气里,冰冷冷的教堂无疑是最好的避暑圣地;一家人都坐在长板凳上落落汗,正好有一束光透过门上圆形的玻璃投射进来,光柱打在漆黑的教堂里,就有了一张感觉很虔诚的照片。

离开广场,我们先去了罗马剧场,舞台位于建筑群的正中心,看台则是半圆形的石头台阶,这样的阶梯状是有说法的,从专业的老爸口中得知,当年的建筑师设计都非常巧妙,没有任何扩音设备,但坐在看台的哪个角落都能清楚的听到舞台上的声音。如今,舞台经过了一定的改良,搭上了脚手架,挂上了现代的灯光系统,至今仍然发挥作用。我坐在石阶上想象了一下,在这样的古城里,茶余饭后,和朋友家人到剧场了乘个凉,看个逗乐的曲艺节目,真的是优哉游哉。

剧场固然精致,但感觉却远比不上气势恢宏的阿尔勒竞技场(Arènesd’Arles),我从来没有亲身走进一座竞技场,只是透过两部电影了解到一二。以复仇为背景的“角斗士”和前两年上映的“庞贝古城”都围绕着竞技场这一人类奇迹,精妙的设计,上下好几层的分离,这样奴隶、观众和贵族都在不同的楼层,漂亮的拱形长廊,还有从外面看到气派宏伟的巨石,都记载着每个角斗士的风光荣辱。现在,我们以一个游客的视角,来到这里,很难感受到曾经人头涌动,无情的人类之间厮杀的残酷画面了。

回到美国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人说在阿尔勒城外有制高点的瞭望塔,登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突然感觉有些遗憾没能提前看到。因为搜索阿尔勒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张鸟瞰的城市图片,被它所深深震撼;就算告诉我这张照片是2000年前的景象我也会相信,因为它和我想象中的古罗马城市一样宏伟。可能这张照片是我博客上第一张不是自己拍的照片,但我还是要借用一下,因为我觉得看了它就会有一种想一头钻进去,让自己融入到古城故事中的冲动吧。

别人航拍照片-整齐的罗马建筑
罗马竞技场走廊
 教堂中的祈祷
古代剧院
古罗马竞技场
竞技场顶部城市眺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