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之旅除了看北极光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头戏,因为投稿到了国家地理,所以要等到今天发表之后才能分享出来,看到自己的照片被打上国家地理的小黄框,兴奋之余还有点小激动,也是一种小小的肯定。编辑对原文进行了删节,所以我就按他们照排版,把原文放出来。
探秘阿拉斯加冰川
撰文、摄影:刘翛
刚刚在Facebook发了一张门登霍尔(Mendenhall)冰洞的照片,就收到了朋友特意发来的微信:“27个死前必须前往的美国绝美仙境”。尽管门登霍尔赫的知名度不高,却当之无愧列在了榜首,一是因为它隐藏在冰川深处而少有人知,二来路途遥远且险峻令人望而却步。门登霍尔冰川是距人类居住地较近的一处冰川,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北部,距离省会朱诺(Juneau)20公里,是北美第五大冰川。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美国境内陆路不通,所以不受一般游客的青睐。
自从有了去阿拉斯加旅行的念头,我就开始关注冰川,神往这个“传说”中的绝美冰洞。金秋时节,终于从旧金山启程,踏上了前往朱诺的奇幻探险之旅。8月31日的朱诺细雨绵绵,我和一个同伴从冰川西侧的步道向冰洞行进,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走过最美的一段小径:金黄落叶覆盖着松软的土地,枝干树梢都包裹着苔藓的新绿,小桥、叠石、流水,构成的唯美画面一次又一次迫使我停下脚步,任由这难得的清凉和平静流淌在我焦渴的心房。尽情享受了3公里小径的静谧绝美后,到达了小径的终点——野路叉口,眼前警示牌提示:没有准备的人请远离小路,也就是说一般游人应该到此止步了。事实上,能到这里的游人极为稀少,多数游客都在几公里外的景点远眺冰川,或是乘船在河中感受与冰川擦肩而过的“亲密接触”。这对我们专门为亲临冰川而来的人来说,前面的路将更具挑战性,将是更加唯美的“曲径通幽”。
这是条通向冰川的必经之路,走出树林,雨点越来越密,路变得崎岖坎坷,真可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一座几乎90度垂直的峭壁阻挡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惊愕之后,只好手脚并用攀岩而上,雨水裹挟着汗水从头顶流到身上掉到脚下的岩石上,要是没有足够的体力、力量和一颗坚强的心,只能望而却步打道回府了,难怪只有极少的人能身临其境,一睹冰洞的神秘芳容,也是其能保存完好的真正原因了。终于翻上这段峭壁,来到了石山的最高点,一望无际的山川旷野,地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松软的土地变成了黑色的沙石,散落的巨石也取代了树木花草,期盼亲密接触的冰川赫然在目,顾及不了步移景异及惊险的攀爬的阴影,一鼓作气地冲向冰川。在步行一个小时后,我终于第一次跨上了冰川。她看上去像雪,但实则为冰,表面极为光滑,冰面上布满着无数的气孔,不禁让人联想到松软的雪地,但踩上去却坚如磐石。由于没有装备专用的冰链鞋,我只能小心翼翼步履维艰地在倾斜的冰面上慢慢挪动。
费了几番周折才找到了传说中绝美冰洞的入口,它背靠着山崖,非常隐蔽如果不走到跟前,完全发现不了。我和同伴把辎重留在高地,带上相机和脚架便一头钻入了期盼已久的门登霍尔冰洞。融入其中的瞬间是一种震惊惊呼“喔”的感觉,似乎进入了梦幻般的世界,整个冰洞呈碧蓝色,10米高有余,50米见深。冰壁和顶部都是由一个个小型的弧面构成,颜色因光线和曲面的变化而迥异,惊叹、激动、兴奋到了忘我的境地。平静下来后发现,脚下流淌着一条湍急、冰冷、但清澈见底的地下河,水流穿过堆积的砾石,带着冰川新的水滴消失在远方。抬头看着这些剔透的冰弧,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被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所包裹,宝石的每一个切面都如此饱满、精致。我用手小心翼翼地轻抚这千年的冰川,冰冷的寒意瞬间通遍全身,难得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聆听与感受自然的奥妙。
贴近这美丽的冰墙,能看到融化的冰水缓缓地呈弧线流下,气泡被封存在冰块深处形成洁白的冰花,这些白色的纹路似乎赋予了冰水以灵性,让每一个看起来都个性十足。慢慢前行,我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大片亮光吸引过去,走近才发现是一块露天的洞口,这正是一个月前发生的冰洞顶部的灾难性的坍塌,透进洞内的强光无情地夺走了冰洞本有的深邃色彩。警示人们冰川正在融化自己的生命,眼前的美景正在慢慢消失。这是一种残缺的凄凉美,相机中定格的画面,凝结了坍塌后的情景,以及人们记忆中的美好。
据说世界上只有不到10%的人眺望过冰川,而能走进冰川内部一看究竟的人凤毛麟角。如今,阿拉斯加95%的冰川都在融化,2003年冰川覆盖的山坡和岩石,如今有些已经完全裸露。从10年间照片的对比中,竟能如此直观的看到气候变暖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变和灾难,让人扼腕。门登霍尔只是“冰山的一角”,是千千万万濒临消失的人间仙境之一,我只是不希望门登霍尔(Mendenhall)冰洞也像电影中的场景一样,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只能从照片中感受她们的奇幻和美丽。
虽然冰洞本身并不大,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鞋子已经完全湿透,冰洞里的滴水浸湿了头发,灌进了脖子,不禁打了几个寒战。日暮天沉,返程的道路比想象中难了太多,来的时候只需朝着冰川走就不会有错;但当我转头回去,看到却是一望无际的岩石和灌木,突然心中就涌起一种渺小、无助的感觉,站在原地,环望四周,没有人烟,捕捉每一处垒起的叠石(Carns)和红色的丝带,它们就像风雨中的心灵港湾,给不安的心情一剂强心针,指引着我回家的路。本来计划6小时往返的路程,最终花费了9个小时,直到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停车场,还有那么一点惊魂未定,但我的内心依然充满着意犹未尽的激动和兴奋。
走进冰川的感受和以往的远足完全不同,这里见不到游人,因为他们都在几公里外远观;几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但面对冷酷的冰川,只有当你置身其中,才能看到它唯美柔情的一面。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