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喝小酒

   我不是一个“饮”酒之人,只在和家人一起的时候,为了助兴喝上一点。我对中华博大酒文化的浅薄认识,只停留在无穷无尽的敬酒和不醉不归豪言壮语。从小就对酒没有兴趣,所以至今还未曾喝多过,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到底有多少。不过听母亲说喝酒这事儿我倒像我爷爷,怎么喝都不脸红,所以我一直自认为酒量略有一二。唯一一次有反应的是喝了一烧瓶红酒,边喝还边吹着河边的小风,突然站起走路就发现自己有点不稳,不过神智仍然清醒,思维仍然敏捷。

   为了避免被人灌得神志不清,我在社交场合一直滴酒不沾,尤其是在国内。因为我知道一旦喝了一杯就会有下一杯。喝点小酒本来是一件开心、助兴的事情,但如果弄得身体不适,强人所难就适得其反了。有一次走亲戚,我两个表哥很快就被灌的不行,一个喝醉一个喝吐,我看着心里都替他们难受。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喝酒很凶,美国的同事也是如此。朋友公司组织去墨西哥坎昆玩,美国人就往沙滩上一趟点酒喝到天昏地暗。而朋友则自己弄了辆车,到附近的玛雅金字塔走了一遭。这当然是对休假的不同阐释,但另一方面看出老外对酒精的由衷喜爱。对此,朋友给出了一种解释:美国人对酒的执着可能与管制有关,因为21岁之前都买不到酒,所以一旦解禁,都很疯狂。而这个时候又正好在大学,所以这种嗜好就继承了下来。
   有些时候,我也会想喝上一杯,而这些时候就包括:吃有花生米作小食的饺子的时候、吃美味的牛排羊排的时候,或者一个开心的晴朗的周末下午。之前家里有不少红酒,睡前经常喝上一杯,有助睡眠,不过一旦喝完就懒得去买了,因为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然而,在美国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牌和种类我也无从下手,看着吧台里一排排的酒,不得不承认也是门学问。于是乎我决定第一步先把市面上常见的啤酒都喝一喝,有个比较,也知道那种喜欢那种不喜欢。
   计划从今年5月开始实施,为期3个月时间,除了平时喝的Budlight和百威,一共尝了市面上16种啤酒,因为一买就是6瓶装,所以曾经一度担心这100多瓶啤酒会不会造成啤酒肚,不过还好是一场虚惊。啤酒主要分为两类拉格(Lager)和爱尔(Ale)。前者是源于德国,是用低温底层发酵和储存的啤酒,因此酒体清澈,口感清爽。而后者来自于英国,采用高温发酵,所以颜色深、口感重、酯类特殊的气味,喝起来比较苦。
    从上到下,由左到右: 贝克(Beck’s), Dos Equis XX, St. Paul NA, 时代(Stella Artois Cidre), 科罗娜(Corona Extra), New Castle Brown Ale,Hefe, Double Take, New Belgium Rampant, Chainbreaker White IPA,Blue Moon, Shock Top, Hoegaarden, Pacifico Clara, Leffe, Fortune,Guinness。

喝喝小酒

   本来想每个酒都单独介绍两句,结构反复删改了几次,最后决定还是只列清单,酒这种东西还真得自己尝才知道,而且如果不一对一比较,我实在尝不出来这之间的细微差别。但偏爱总是有的,我比较喜欢Corona,芳香清纯,清凉爽口,墨西哥出产,现在是美国进口最多的啤酒。尝完了啤的,可以准备第二步红的了。红酒喝的还是比较多,所以到时应该每种都能介绍上一二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