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阿密情节

2011年感恩节,打好行装,挎上相机,登上飞往迈阿密的航班,6小时的漫长等待,积蓄了心中无限的期待,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次长途旅行,踏上佛罗里达的海滩,与一位很特别的朋友共享美好时光,4天假期计划在迈阿密和KeyWest两个地方度过。为了这次旅行,我们计划好了每天的路线,调查了沿途漂亮的景色,预定了潜水的出海活动,我们共同的愿望是玩得开心!
我们到迈阿密安顿下来时间已经过了午夜,入住市区的凯越豪酒店。外观虽然有些老旧,不过房间内部倒是精致整洁,我们所在的第10层,视野很开阔,一览大半个城市。旅途的劳顿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带着两颗兴奋而好奇的心,我们决定到当地一个不错的酒吧FountainBleu走上一遭,在停车场我们才发现人们穿着都是正式的晚装,在朋友建议下我们临时改变计划,夜访海滩。沙滩上一片漆黑寂静,只能够听到海浪的声音,借助月光漫步在沙滩上,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沙滩上还有零星散客,和我们一样,来感受大海夜晚独特的美。此时此刻,心如同大海一样平静,但又如海浪一样波澜起伏。
次日清晨,我们重回这里——迈阿密海滩,一睹这个世界十大海滩之一的芳容。海滩和想象中的一样美,白色的沙粒,碧绿的海水,任何一个角度都是一幅完美无暇的画面,延绵数公里的海滩,像一条柔软丝滑的白色玉带铺给大海镶嵌一个美丽而又充满梦幻的银边,高达挺拔的棕榈树发出沙沙的热带气息,一群群海鸥时而在海上戏水,时而到沙滩觅食,时而又翱翔天空,组成了一幅十分美妙的立体图画……,每年有数百万人来这里享受沙滩阳光和海水带来的舒畅.作为数百万游客中的两员,我们也毫不例外脱下鞋,赤脚走在松软细滑的沙粒上,让透明的海水撩湿裤襟,享受着蓝天、阳光、沙滩、海浪给与我们最美的感受和惬意。我们好想躺在沙滩上,尽情地晒太阳,听音乐,或闭目冥思或远眺发呆。迈阿密不仅因它的海滩而出名,海边的街道也同样很有特色和氛围。一家家小旅馆,欧式餐馆,纪念品商店和小酒吧营造着的那种海边小镇独有的情调,让人感觉仿佛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仍置身在一个热闹的小镇,独享着清晨的阳光和整个世界。
当我们放松心情,放慢脚步伐,静静地观察到,来这里休假的外国人多,走马观花旅游的中国人也不少,有些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目的性很强,功利主义在旅游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好像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什么,显示什么,多数行程就是从A点到B点,然后去C点,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此一游。相比之下,外国人就更倾向于在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可能每天都到沙滩上躺着,什么都不干,或者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体验当地人独有的文化。我的一个ABC朋友也是如此,公司组织去墨西哥Cancun海滩休假,老美就是每天在沙滩喝啤酒,而他自己坐了300公里的车,去看了古玛雅金字塔,回来给我讲述金字塔有多么震撼。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孰对孰错,哪个好哪个不好,差别总是可以归结为旅游和休假上的区别。而中国人好像直接把休假和旅游画上了等号,似乎不多去几个地方就亏了;而外国人则比较随性,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计划性太强,随性和随感觉走的时候太少,过于理性就会让自己对很多事情失去兴奋感。
说到兴奋感,另外一个体会就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容易快乐。我和朋友一边开车一边聊天,共同的感受是美国人的兴奋点很低,他们不期待更多的幸运和眷顾,很容易就很High,听到一首歌,撞见一个小动物,看到一个进球,吃到美食,都能让他们高兴不已。但中国人,对所有事情都期待很高,总想好上加好,对很多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觉得这个幼稚、那个低级,对什么事情都抱着“一般”,“随便”的态度,反而让自己难以取悦。这个现象其实和我之前在香港体会到的类似,所以这个命题的对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陆人”而不是中国人。当然什么事情都不能全盘否定,有计划,有期待,有更高深的认知都是好事,但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这样既能更好的融入美国社会,同时也让自己开开心心。虽然说自己很理性,但我早上出门看到树叶的新绿就会有个好心情,听到一首喜欢的歌也会开心一整天。
晌午的太阳提醒我们“时间飞逝”,我们在迈阿密海滩完成了中国人都会做事情——拍照——之后,就驱车向KeyWest进发了。一路向南,飞驰在1号公路上,被道路两旁大海的美景所震撼。碧蓝清澈的海水,爬满藓苔的电线杆,被一只只海鸟压的下垂的电线,到处都触动着我们兴奋的神经。我们放慢车速,打开车窗,感受扑面而来的大海气息,手里噼里啪啦按着快门,恨不得把一路上每个瞬间、每处美景都定格下来。
KeyWest是美国的最南端,我们一路开车经由很多岛屿组成,从天上看成细长状的100英里一片群岛,1号公路和一座座大桥把这些岛屿串到一起,而KeyWest就是这些众多岛屿中最南端的那个。我们在途中的BahiaHonda州立公园停靠一站,公园本身不大,但它特有的是园中有一段老式铁路的断桥,在傍晚的夕阳下,断桥尤为漂亮,红色的太阳恰好从断桥之间落下。当我们还沉浸在这激动的瞬间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让我们见识到了公园日落狂野的一面,雨点打到白色的沙滩上,整个沙滩就像披上一件棕色的大衣,这样的景色也别有一番感觉。在木亭里待到雨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是公园里最后一辆车了,只顾着在桥下欣赏美景,不去亲自登上桥头看看断桥心又不甘,于是我们在泥泞的石头小路上一路小跑,冲到了桥头,那时天色已暗,天上又乌云密布,心中突然有一种凄凉和畏惧感。我们快步走到断桥桥头,和另外一半打了个招呼,就又一路小跑回到了车里,向KeyWest开去。
KeyWest是一座不大的海岛,开车15分钟足以贯穿南北,本来打算去海滩数星星,但天公始终不解愁眉,我们只能开车在小镇里兜兜风,看看街景,就径直回酒店休息了。我们住在InnatKeyWest,旅馆很不错,布置的很有海边小木屋的感觉,木结构的大堂,圆木的大柱子和横梁,悬挂的老式的风扇,地上有红色的地毯,显得格外温馨。
第三天我们原本计划的是去浮潜,但因为风浪大的缘故取消了,有些遗憾,也算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吧。其实浮潜就是带个大的潜水镜和呼吸管,在水比较浅的地方游泳,这样可以看到水下的海洋生物。所以想到这些,我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应该是清澈碧蓝的海水,五彩六色的珊瑚群,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其中自由穿梭。
我们突然多了半天时间,所以玩起来就更加从容了。花了整整一个上午逛了逛KeyWest的主街,一条不宽的马路,都是很有特色的小商店,有卖拖鞋的,有卖热带服饰的,有卖草帽的,除此之外,还有热带蝴蝶博物馆,年代久远的灯塔和海明威故居,怀着一种放松的心情转转这些地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在SixToes Cat Cafe吃了早餐,我们又去了South Beach和Smathers Beach两处海滩,找了一块树荫,铺开抓绒毯,吹着海风,躺了半个小时。
美国的海滩去多了,注意到了两个细节。一是所有海滩在出口的地方都有一组公共淋浴,有安装很高的淋浴笼头供人冲去身上的沙子,还有和膝盖一般高的笼头专门给人冲脚的,这样不但方便了游人,还防止把泥沙带到街道上,破坏了市容卫生。二是,所有的海滩都对人们携带的东西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玻璃瓶装的酒水是严禁带到沙滩上的,担心玻璃破碎之后会对人造成危险。美国还有很多类似非常细微又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固然有死板的法律法规,但到处又都透露着人文的关怀。
在KeyWest,看日出日落是不变的主题,我们也凑了凑热闹赶在傍晚前去西面的码头等待日落的瞬间。到码头的时候,围栏前已经挤满了等待的游人,我们的运气很好,赶上了一个不错的晴天,目睹了一轮红日缓缓地落到海平面下。第四天一早,我们又6点钟爬起来,到海边的1号公路起点看了日出,然后就驱车回迈阿密市区。
我在来KeyWest之前,一直有个误区,以为KeyWest有更漂亮的海滩,更蓝的海水,但事实上只就海滩来说,迈阿密海滩要胜过KeyWest,而且一路上的海水好像都要比KeyWest的美。但对KeyWest这个小海岛来说,它更适合一家人或者情侣来休假、放松。租上一间海边的小木屋,住上一个星期,早晚听听大海的声音,看看潮涨潮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我们的整个行程虽然只有短短4天,但过得很开心,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Miami Beach, 我现在去过的最漂亮的海滩了

迈阿密情节

Honda Park如画的美景

迈阿密情节

断桥的日落

迈阿密情节

KeyWest 日落

迈阿密情节

一号公路沿途风景

迈阿密情节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