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有感

今天是2011年的318日,春假的前一天,伊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雪已溶化,暖暖的阳光沐浴着整个校园,我游完泳吃完自助餐走在University大道上,看着往来穿梭的同学,努力地享受着在康奈的每一分每一秒。回到家,我把窗户和门全都打开,让我这个小屋也充满了春天的感觉。向门外望去看着草地、蓝天,期盼着爸爸妈妈早点来到伊萨卡。今天的周五和平不太一,不仅仅是因春假的到来,人都拎着大包小包准出行,今天是学校的“Dragon Day—— 龙节,很多康奈学生都打扮成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在学校里游行,我之前没能得知个活,有些憾没能用相机记录下来个有特色的活 。除此之外,今天学校里,到处都能看到手拿着一个绿色气球的人,气球上面写着Pray For Japan, 日本祈祷。我也了一个气球,一路拿回到家拴在了我前的栅栏上。挂上气球之后,我才发现很多居都在前系上了绿丝带,我想是寄予的是同的祝福吧。

既然到日本,我谈谈我的感受吧。一个中国人,被侵略的血泪史是不能忘的,但抛开问题次日本所经历的灾难的确非常惨痛,不仅仅是一次地震一次海啸,更是全人类的一次生态劫难,我想除了“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大多数人)都会为之感到难过吧。记得我小时候对日本的态度也是非常极端的,觉得非得要灭了日本。但在香港的四年,让我接受到了除了大陆官方外的更多观点,更多信息以及评价,使得我的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在美国的这一年更是如此,因为使用TwitterGoogle Reader的中国人大多数在国外,所以通过这些渠道我看到的更多是中国人对这次灾难的叹息和祈福。而且有一半的文章来介绍日本这个民族在灾难后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超市免费发放食物和水,宾馆免费发放毛毯;避难的人群都自觉站在道路中间的隔离带上以便腾出车道,即使在没有车的时候,走的时候没有一点垃圾;去超市买东西只买一件,把更多的留给其它人;从东京车里的车队长龙排了几公里,也没有一辆车走到“一辆车都没有”的逆行车道,等等,这一切的一切不禁让我觉得这个民族的可敬。中国国民可能要再等待10年,或者30年才能如此吧。

其实讨论日本的问题不是我写博客的目的,只是我身边的很多北京哥们都对我的做法不是非常理解,这也似乎让我看到了自己56年前的影子。我只能说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能接受到的信息量,而信息又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时候说不准谁对谁错,只是换了环境也需要换位思考罢了。

最近的很多事情都我非常有感触,先说说我的一个美国朋友Matt,通过一起做Project,我有机会了解到了他的经历这让我非常佩服,同时他的经历我沉思了很久。Matt和我一CS的研究生,他的程水平非常害,但后来他告我他的本科是日。我听到了有点震惊,一个学日文四年的人,什么算机会学得么好?而且除了程之外还对各种技那么熟悉?什么可以来康奈尔读CS研究生? 而且为什么被卡内基梅隆CS PHD录取?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就是兴趣和热情。如果你真的想学一个东西,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学好,哪怕是个副业。所以再回头看看国内,选专业就是为了好找工作,或者为了利用父母的资源,或者是父母的儿时愿望等等。而根本不是自己想学的东西,或者说根本不喜欢学习,再加上具有中国特色的选拔人才制度,这么多年的培养没有一个诺贝尔奖,学术氛围也非常不好。所以在国内多数人都会一条路走到黑,以为学校本身也不鼓励换专业。而然这个大跨度换专业的情况在国外并不稀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被鼓励的。同样还是这位Matt同学,他的女朋友明年将会去日本支教一年英文,她的薪水可以养活两个人,所以Matt准备延期他的PHD录取,和女朋友到日本生活一年再回来。我说那你到日本准备做什么呢?他说休息休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的是那么轻松。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外国人生活非常随性,因为每天都非常简单、轻松、愉快,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相反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学生身上,父母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之前给你计划好的这一年要干什么,然后再干什么,你自己不能自作主张,要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实施,所以就和之前香港同学跟我说得一样:“大陆学生的目的性都非常强,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什么”。我不得不说,我自己真的是一个目的性非常强的人,似乎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有意义才会去做,我也知道这样有好有坏,只是习惯了这样。

感触有很多,于都要2000字了,所以放到下回再吧,应该会在下周再更新下吧。

春假的事情是蛮多的,之后有不少作project要交,所以是要抓紧时间。假期我没有划什么特别的行程,只是准备利用这个时间去下纽约,会会实习的老板Alex,到公司帮两天忙,顺便看看他的新房子。3天就应该回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