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已经两天了,正在调整时差和自我隔离,虽然知道自己没事,不过还是在家老老实实呆6天吧。让我惊讶的是,昨天早上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右安门保健医院的,医生和我核实了资料,之后就说从今天起,连续6天早上都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当天的体温,然后说希望我尽量进少外出。虽然每次从香港回深圳都要填写一张海关的单子,但这次这个还挺牛,还真联系到我。
实习已经结束了,还是需要总结一下的,就挑几段我写的总结发上来吧,最后附上几张照片,是陈章和袁晓迪到美国之后照的。
在去美国前还有点犹豫,因为到那面去实习有很多的未知因素,不知道老板怎么样,不知道工作做什么等等,但现在看来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得这次实习更有挑战,更有意义,更能锻炼自我。这次的实习的确让我获益很多,在学习上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在工作上,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管理一家公司的要素,了解了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次的经历对我今后的计划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这次的实习超出了我的预期。
首先在工作方面,我有很大的收获。我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它出版的医疗方面的杂志每两个月的印刷量是4百万份,但因为美国的出版业一直在走下坡路,公司也寻求向网络服务和电脑软件上面转型。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这间公司,作为公司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会编程的人,帮助他们编写一些的应用程序来开拓一些新的市场。在美国的这七周里,我一共完成了三个软件,其中两个是面向WINDOWS的本地软件,另外一个是为iPhone开发的小工具。虽然我对编程比较熟悉,而且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独立写一个完整的软件,但这次的要求和我之前的有些差异,因为这次软件有很明确的应用,比如需要有打印功能,能够把储存的数据读出来。再有就是以前做的软件只是在学校里面给老师和同学看看,然后打个分数,但这次的不是,我的软件将会放到公司和苹果商店的网站上,提供很多病人下载并且使用,所以对于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编写这两个软件的事情,我需要上网学习很多函数的使用方法,在这个Problem-Solving的过程中,我获益很多。例如,这两个软件都要集中储存大量的用户数据,如何更快更有效的存储读取这些数据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之前对数据库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足以让我能够实现全部的功能,所以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数据库的使用。与此同时我也了解到数据库对于很多软件和应用程序的重要性,因为现在更多的软件都有联网的功能,可以提供上载下载数据,用户登录等等功能,所以在软件后面都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库的支持。而这方面的知识也是我打算回到香港之后继续学习研究的一个领域。另外的一个软件是我为iPhone写的一个小工具,它的基本功能和我做第一个软件一样,只不过是改变了平台。但平台的转变就意味着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编写软件,意味着要学新的东西。我的老板非常鼓励我学新的东西,他买了3本关于iPhone编程的书给我做参考,所以我用了一周半的时间阅读和做书上的范例,又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完成了第二个软件。其实我仅仅用了1周的时间就写完了第一个软件,我感觉到我的老板非常高兴,他给很多人看了我写的这个软件,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于我来说,编写程序还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我还有很多的东西不懂,不明白,还有很多的领域我没有涉足过,比如安全,网络等等,但真是这样的实习让我有机会能不断雪心新的东西。而iPhone是一个全新的领域,iPhone的软件游戏编程也是现在非常热门的领域,所以我这次有机会能涉足这方面真是感觉非常满足和高兴。
其次就是在文化和认知上面,我对纽约或者说美国有了更深刻了了解。我上一次到纽约是住在曼哈顿,所以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高楼大厦的一面,中央公园旁边人们舒适休闲的一面,但这次我们住在法拉盛,美国的中国城里面,感受到的则更多是华人来到美国的艰辛与不易。说实话,我们在法拉盛,就感觉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人人都是说中文,连老外都是中文,让你很难想象你是距离自己的国家几千公里外的他乡。这里的吃的也非常不错,真可以说是会聚了大江南北,两岸三地的各种美食。我还开玩笑的说,在北京吃不到香港的吃得,在香港吃不到北京的,但这里全有了。虽然说住在中国城给华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人们生活的都感觉非常不易。华人来到美国都是图一个好的生活,但如果国内的环境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飞那么远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受苦呢?我的老板是美国出生的,所以他和美国人混的已经很好了,老外去开PARTY或者吃饭都会叫上他。但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到美国读研的人来说,没有经过本科,已经很难混入美国人的圈子了。虽然说能不能混进去很关键的因素在于自己,但在很多方面,思维观念,人际网络,文化教育等已经和美国人有很大的差距了。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天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混,生活比较无聊,而这也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自己来到美国能够融入到美国的社会里面,希望能有不少美国的好朋友,但目前这么看的确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我的老板也这么和我说,中国人在美国永远都是二等公民,这一点也没有错,就和老外到中国一样。
正是因为对美国这面有了新的认识,我在自己发展上面有了一些转变。我的老板在这方面给我了很大的帮助和建议让我非常感激。他是MIT的毕业生,之后又去了Kallog,他的经历也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作为一个工程师出生,他还做过设计师,开过自己的餐馆,做过投资顾问,现在又在做市场和新产品开发。他和我说,他自己就是希望尝试不同的新的东西,并且他也鼓励我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这样才知道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自己不想做的。因为我自己也有转商的想法,所以我和他也讨论了关于MBA的问题,而我现在也非常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自己今后到底是想做什么。
总之,这次的美国之旅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很高兴自己在这七周时间所做的工作,我也非常享受自己在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