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旅
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其实已经是2月14日—18日的事情了,过去很久了,不过一直没能有时间写写,今天终于凑合出来了,就发上来了,这个就是一篇流水仗,本来想好好写的,但看来不能合到一起,我可能还要拆开再写写自己的感受。这篇就算了纪实吧。
2月13日,我兴奋地登上了飞往美国波士顿的飞机去参加哈佛大学主办的2008年模拟联合国会议。从小美国就给我一种神秘、新奇的感觉,所以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看一看。长大之后,我对美国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自己能够到美国读书,并且把爸爸妈妈也接到美国玩一玩。由于高考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也曾一度努力尝试到申请美国的本科生,但还是没能把握住机会。这次能够去美国,而且有幸参能够参加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议,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
从香港机场出发,经过13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所乘坐的飞机即将在底特律着陆。我透过机窗望去,整个城市都被皑皑的白雪覆盖。可能由于是市郊的缘故,视野中没有美国那种标志性的高楼大厦。相反都是电影中所见到的那种大片居民区,一栋栋的小别墅,一条条的街区就如同模型一般,被码放的整齐、有序。飞机落地后,我从机窗望出去,看到地上的雪融化后也同样很脏,心想:和北京也差不多嘛。当我进了底特律国际机场,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机场的现代化。在自己的头顶,高架的轻轨列车呼啸而过,把旅客从安检入口或海关直接送到登机口。身边则是双项的手扶电梯,从入口一直延伸到最后一个登机口。因为时间紧迫,我也没能再仔细四处逛逛就再次登上了飞往波士顿的飞机。1个多小时的行程,对我来说真是很漫长,每分每秒都盼着飞机能早点落地。飞入波士顿,它也用了特殊的仪式欢迎了我们——瓢泼大雨。从迈入机场的第一步,我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气息,和底特律那种现代感不同的是,波士顿更给人一种朴素、宁静的感觉。机场不是很新,头顶上老式的风扇吱吱作响,地上的用来接雨水的水桶也不时发出咚咚的响声。但仔细想想这种简单、朴素的气息也正孕育了哈佛、麻省理工这两所世界出名的大学。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不是很长,路过了市中心的中心公园,大街上的人和车都很少,可能是由于大雨的缘故,但总是感觉城市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宁静。
会议主要是在酒店中开的,总共持续了4天。这次我们分到的国家是几内亚比绍,以前我也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所以必须要在会议前做好功课,找一些这个国家关于主权与干涉权方面的资料。一方面可以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政府为了改善现状的行动。因为作为代表,就一定要站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上说话,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争取到大国的支持与帮助。在4天的会议里面,我做了1次陈述和2次即兴发言,表达了我作为几内亚比绍代表的立场。最终所有参赛的代表在会议最后要对现有的决议进行表决,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立场,改善本国问题的决议。
我利用了其中的休息的半天时间,参观了世界第一学府哈佛大学。波士顿的地铁专门有哈佛大学这个站,所以省去了我们不少时间。出了地铁站,感觉来到了一个城中城。与波士顿其它地方不同,哈佛大学周围的房屋都统一成古式的砖墙建筑,没有很高的、现代的大楼,而都是那种红砖的两三层的小楼,风格统一并且很整齐,让人感觉很舒服。穿过一个普通的小铁门,我们就置身于哈佛大学之中了。校园内也没有像国内大学一样的大马路,而是石头砌的小路,一切都显得内敛,又富有学术气息。走在校园的路上,还不时有松鼠,麻雀从你面前经过,不禁让我感叹哈佛大学内的环境真的很好。
我们利用会议前的多半天时间转了转波士顿,参观了市政府、议会厅和市中心的集市广场。到美国后,感觉这里和北京是不同,建筑的风格相差比较大,人比较少但好像仅此而已,也并没有感觉到这里比北京要好好多。
在会议结束那天,我去参观了麻省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大学,所以这次也安排了一个下午时间去参观。但是同行的几个女生速度较慢,等来到大学的时候就3点半了。麻省理工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大学里面,直到我看到了那个很奇怪的建筑,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楼。前一段时间爸爸写书的时候,帮他处理过照片,所以对它也有几分了解。我兴奋地冲过去,想近距离的看看这个建筑界的杰作。在照片中看到的是夏天所拍摄的照片,有蓝天和绿草的衬托,但现在这座建筑虽然还是非常显眼,但好像没有照片中的那么漂亮。继续往前走,就感觉到这里与哈佛大学明显的区别了,在哈佛一切好像都是古朴的,但麻省理工更像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有玻璃幕墙的钢架结构的楼房,也有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拱形的主楼。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一直是阴天,后来又下起小雨,所以5点多我们就回到酒店准备前往纽约。
我们乘3个小时的巴士,就从波士顿到了纽约,一进入纽约马上就感到了大城市的气息。已经晚上11点多了,大街上的人和车还是不少。纽约是24小时地铁,所以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在纽约我们住的是青年酒店,价格比较便宜,但是12人的混住的房间。总之跑了一天,上了床就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地铁到曼哈顿下区的码头,乘船参观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的位置和我以前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以前一直以为女神像就在海边的小岛上,但实事上在女神像离岸边还有很远的距离,只能看到很小。中午就再女神像脚下吃的汉堡大餐,成群的鸽子就在自己身边走来走去,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享受着阳光,海风,真的不想在走啦。最后我们继续乘船去第二站,移民博物馆。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美国移民的历史与现状。最后我们回到岸边,沿着百老汇街,看到了金牛,华尔街等等著名的景点。之后我们又搭地铁到了时代广场。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联合国总部参观,在模拟联合国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开了很多次会议,这次有机会亲眼看到了大会的会场。随后我们就到帝国大厦,登上了顶楼,把纽约的全景尽收眼底,我们所选择的时间非常好,正好是日落的时候,所以景色非常没。从天色亮一直到灯火通明。
第三天一早我们就步行3个街区,到纽约的中心公园玩,虽然是冬季,但公园里的树和草还都是绿绿的。在密密的树林中,经常有几张木桌椅,供人休息或野餐。公园中心是一个大湖,围绕着湖是慢跑径,因为正值早上,所以出来锻炼的人很多。这个场面一下就让我回想到很多美国电影中晨练的场景。绕过湖,我们来到了也就传过了公园,然后来到了全球4大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博物馆。等从博物馆出去就将近5点了,于是我们就直奔百老汇看经典音乐剧:芝加哥。
第四天一早我们就乘车去机场了,踏上了回香港的旅程。
这次美国之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我感觉最大的就是:北京和波士顿、纽约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当然我没有机会能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所以可能也很难发现什么更深的东西吧。总之我很开心。
这是我们住的酒店,因为缺房,所以我们就住在490美元一个晚上的房间里,太奢侈了,不过忘记照了。
这个就是波士顿,感觉一个城市的风格都很统一
哈佛大学的地铁站
哈佛大学——二战纪念堂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图书馆
哈佛大学——其中一个校门
开会时候的场景
这个就是MIT
MIT的DOME
DOWN TOWN 曼哈顿下区
华尔街
时代广场
联合国总部
General Assembly
从帝国大厦上照的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