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感动中国

2004年和2005年对于您来说是那样的相似却又有着本质不同,前一年您还蹬着三轮,拼命地为那些孩子们挣学费,而后一年您已驾鹤西去,但相似的是您两次荣登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名单,却两次落选。

2004年您落选了,也许还有一丝遗憾,但您为了孩子仍在艰难地蹬那两块踏板,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出炉前,您默默离开了,我们理解为您太累了,该歇歇了。也许您不习惯现代社会的喧闹和角逐,也许您根本不在乎是否当选,所以义无反顾地离场而去。

一位可敬的老人——白芳礼,把暮年的20个春秋献给了需要资助的孩子,他用自己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无偿资助3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中国,却没能感动见多识广的评委。老人是弱势群体,而在他生命最后一程帮助的是比他更弱势的群体。评委没投他的票,因为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没有竞争力,他没有文化,不善言辞,他衣衫不整,被人看不起,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资助了300名义务教育没有覆盖的失学儿童,把富裕阶层捐助不到位的缺失弥补了一点点,把被人遗忘的孩子关心了一下,面对评委“他以极少数的票未能当选”的合理解释,观众和百姓的好恶显得苍白无力。

2005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陈建,30多年为战友守墓,为坚守对朋友的承诺;他的诚信让人感动,当选无可厚非;但白老人为300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不受没文化之苦而默默奉献,以他的崇高情操而未能当选则令人匪夷所思。也许他太老、太渺小、太普通,也许他资助的孩子还不够多,时间还不够长,也许评委不喜欢这种助人为乐的方式?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到底靠什么才能感动央视评委?靠什么感动中国?

“超女”诠释的是靠入选机制的公平,靠百姓的支持。组织者把评选权交给了全国的电视观众,观众以自己的好恶投票,所以每个“超女”都有众多“粉丝”,她们的星光大道平坦宽广。央视的幸运6+1也称是海选,进入总决赛的选手也毫不逊色,但他们的歌迷却迟迟没有出现,他们与唱片公司签约也很艰难,为什么央视隆重推出的明星这样苍白无力呢?令人实在看不懂。

其实,公平和信任是无价之宝,电影《无极》经疯狂炒作,让多少观众大跌眼镜,著名导演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一落千丈;时下不少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利用民众的热情和信任,哄骗听众、观众参与其组织的互动节目,结果是闹剧一场,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看来,靠什么感动中国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