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谈谈香港的大学颁发的奖学金

在内地人们总是说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的分配主要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而对于其它省份的同学很不公平。但是在香港我,一个来自北京的学生却觉得香港的大学对待北京的学生十分不公平。

由于香港热,今年有许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根据相关的统计,今年香港大8所大学总共招收1300名学生,但全国有3万余人报名。而且其中多数是来自北京及上海的学生。

许多考生与家长认为报香港的大学可以“垫底”,是报考清华,北京这些名牌校的一个双保险,但事实并非如此。以香港大学为例,今年的招收比例已经超过331.比起国内的学校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正因为北京的申请人多,所以北京考生之间的竞争极其激烈。以我所上的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在北京的考生中,我只认识到了一位奖学金生,而且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北京的考生比清华分数线高10分都未能获得奖学金,因此不得不放弃在香港求学。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奖学金的前提至少是你已经能上清华北大了。

相比之下,我所接触到的外地考生却是另一种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奖学金,而且是全额奖学金。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成绩均未能达到清华、北大在那里的录取分数线。还以理工大学为例,理工大学今年招收了240名内地学生,其中86名来自北京,所以也不难猜想那些来自上海的考生人数。理工大学的报名费在香港大学里属于很低的了,仅有140元。但香港大学的是400元,香港科技大学的为300元。按照去24086的比例,我们不难推算出3万考生中有大约1.1万的北京考生,我们取300元报名费为准,11000*300=3300000330万。而北京考生从中获得的奖学金很少,更多是支援其它地区的考生了。

但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许多来香港上学的外地考生是分数不及清华北大的,部分还来自与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交换计划。北京的考生则不同了,要不是自费读书,要不就是比清华北大分数线要高出10多分,甚至20分。

到了香港我才发现,香港的大学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称的招收综合素质高的考生。其实所有的录取工作、奖学金的发放全是依据分数。在填写报名表是的那些活动、奖项不能说没有用处,但起码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有人也会说报纸曾经报道香港大学拒绝招收内地的状元,我想那只不过是炒作罢了,也许是那些人家境不好,到香港不能够拉动他们的经济发展吧,因为连给我上课的香港老师都自称香港人学习、生活只有一个目的——钱。

可以说香港政府、香港的大学是这场战役的大赢家,他们借助内地的媒体猛抄,大肆地进行宣传。他们的战略完全符合内地考生家长的心理“反正报名又不占支援,不如多一份把握”而把内地考生的钱全都圈来,同时把人材也揽过来。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一举两得的例子了。所以报考香港的大学是需要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赶这股热潮。

照片

不好意思,这两天很忙所以一直没能更新我的BLOG,现在在姑姑家,网络好,所以更新一下。
9月18日我去了香港历史博物馆和科技馆,,有关那个的照片我稍后再发上来,现在补充几张学校的照片。然后是我们10月18日去香港中环广场活动的照片。
照片比较多所以还需要分两部分发上来,,请点击查看原文。
还有一些照片是横向的,所以请点击照片查看原来的照片。现在只显示了部分。
这是我们在上数学的Lecture.当然,现在是课间。
照片
这是是我们图书馆的G层,就是地下了,是我学习的地方。每人一个小格子,感觉比较舒服。电脑是提供上网和打印的,在我周围(没有照上)全是IBM的笔记本电脑,也是提供上网的,但都是供人站着用的。
值得一提是右面的那些书架,很先进,全是电子的。按个电钮就可以移动。每排架子之间有红外的探测器,当两个架子间有人的时候,架子的控制版上会亮红灯,这样它就不会移动。等人从架子中一出来,灯就灭了。
照片
下面是我们10月18日,去中环的照片
照片
照片
香港的最高法院
照片
中银大厦
照片
圣约翰教堂
照片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的G层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English Learning Center
这里的英语学习中心有很多课程,学生可以自己组成3-5人的小组,向老师预约时间,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写作、听力、雅思等训练。
此外,这里提供自主学习,你可以在照片里看到很多书籍,它们按照不同类别排列。中心还提供英文的电影,可以练习听力。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理工大学

好久没有更新了,现在在我姑姑家,终于有机会把我新照的一些照片发上来,介绍给大家。这次一共有19张照片。主要是校园、图书馆G层,英语课堂,英语学习中心。
我现在很好,这里的课程安排并不是很紧,周一、三、四、日都有很充裕的时间供我们自己支配。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和活动,可以到图书馆看盘,看书.
所有的图片都采用600*480,所以请点击下面的查看原文,查看全部内容。由于照片的容量有限,只能发8个,所以我需要分3次发出
首先给大家发几张校园的照片
理工大学
包玉刚图书馆,是香港最大的图书馆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我们的一个食堂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到香港已经几天了,感觉还是很不错的。第一学期的课也只有五门,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这两天刚刚才安顿下来,所以就抓紧把照片传到电脑里了,好让大家看看。而且这面的电话也比较便宜,我给大陆打国际长途每分钟只要0.33元,比在国内打手机还便宜。但发短信就相对贵一些了,要1元一条。
请到下面点击查看原文,否则很多内容无法看到,谢谢
照片有些大,超过了网页的宽度,你可以点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下载到自己的硬盘上看完整的,我就不再多做处理的,图片的分辨率是800*600.
香港理工大学宿舍楼
这是一座比较新的楼,条件都很好,在2楼有琴房、计算机房、自习室、游戏室、休息室、洗衣房,健身房,活动室等等,而且游泳池是免费的。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我的房间
   我的房间是2个人一屋子,卫生间是4个人公用一个,条件也很不错,不过忘了照照片,过两天再补上吧。
   室内的水电是不收费的,但空调是收费的,要自己刷卡,就是门旁边的那个装置。
  室内同时还有一个冰箱,在这面还是很管用的,可以放一些水果和饮料。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这是我的书桌,那么多格子,好像很难把它们装满啊~呵呵
桌子上有网线,插上后简单设置一下就可以上网了。
还有电话,给宿舍内,市内,市内手机打是不花钱的。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好吧,先写这么多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想看的,我可以再照。

重点奇观

重点奇观

 母亲曾经告诉我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那里的硬件条件好。经过一番拼杀,赶上了通往重点高中的末班车,在这里,那些奇观真是令我大跌眼镜。

仪器展览

在实验楼等老师的时候,我总是习惯地看楼道两侧放实验仪器的柜子。柜子里的仪器真不少,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面都厚厚地落了一层灰。一一辨认,许多仪器我三年来连碰都没有过,就更不要说做实验了。在这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话,这些“在柜子里的”仪器真是好呀!就像开展览一样:看得,但摸不得。

风中寻乐

一下课,我们就飞奔出教学楼抢乒乓球球台。不幸的是总有占到的,所以他们就只能央求着别人再加一个,于是乎,9个人在挤一张球台,一球一下的场面也就见怪不怪了。即使刮风,只要不是龙卷风,同学们仍能打的如火如荼,借助无敌大风的力量,新手也能霸台,而且跑到几十米远外去捡个球,也能让同学们演绎的充满乐趣。至于球台同样被我们比喻成锻炼出过硬水平的必备器材,残缺的桌角,随处都是的“地雷”练就了我们一身应变的本领。我们都说王力勤都接不住的滚网球,我们都能接住。你说要资助我们?不用,因为就在我们礼堂下就是崭新的室内乒乓球馆,当然,补充一句开馆日期待定。

篮球魅力

篮球课,我们才有幸亲临学校的室内篮球馆,我们被里面的优越的条件折服了,木制的地板,洁白的篮网,但更吸引眼球的是场边的一车高级斯波丁篮球。然而不久老师就拿来我们所用的球时,表面粗糙,甚至连外层的球皮都要剥落了。尽管有些扫兴,但大家还是很满意,毕竟能到馆里打球就不容易了!后来老师说那些球是校友送的贺物,我想他一定是嘱咐学校好的球不能打只能做摆着给人看了。

盖茨“抠门”?

前不久,比尔·盖茨来到我校,出席了一个捐赠计算机教室的活动。事隔半个学期后,我们终于见到了那批期待已久的电脑。但图书阅览室被分成了二个区,一边是新电脑,黑色的显示器,黑色的主机,尽显高档与气派,而另一边则是原来的就机器,破破烂烂,但人头攒动,听他们说打开一个网页都要等上10分种。新机器怎么没人使?同学告诉我说老师不让,门都锁着呢。我就纳闷了,那么好的机器,咋就不让用呢?由此我想计算机这个玩意儿一定是越老越值钱,你想等到奔腾10出来了,虽说跑得快肯定不稳定呀,肯定不如像老黄牛这样的稳当嘛。旁边的同学又说:“咳,你别说这电脑还真可能是个空壳呢!”我说我不信,盖茨先生不会那么抠门吧?

重点中的奇观说来奇,其实在学生中们并不齐,因为它不仅存在我们一所学校,而是作为一种重点校的标志吧?

靠什么感动中国

2004年和2005年对于您来说是那样的相似却又有着本质不同,前一年您还蹬着三轮,拼命地为那些孩子们挣学费,而后一年您已驾鹤西去,但相似的是您两次荣登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名单,却两次落选。

2004年您落选了,也许还有一丝遗憾,但您为了孩子仍在艰难地蹬那两块踏板,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出炉前,您默默离开了,我们理解为您太累了,该歇歇了。也许您不习惯现代社会的喧闹和角逐,也许您根本不在乎是否当选,所以义无反顾地离场而去。

一位可敬的老人——白芳礼,把暮年的20个春秋献给了需要资助的孩子,他用自己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无偿资助3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中国,却没能感动见多识广的评委。老人是弱势群体,而在他生命最后一程帮助的是比他更弱势的群体。评委没投他的票,因为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没有竞争力,他没有文化,不善言辞,他衣衫不整,被人看不起,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资助了300名义务教育没有覆盖的失学儿童,把富裕阶层捐助不到位的缺失弥补了一点点,把被人遗忘的孩子关心了一下,面对评委“他以极少数的票未能当选”的合理解释,观众和百姓的好恶显得苍白无力。

2005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陈建,30多年为战友守墓,为坚守对朋友的承诺;他的诚信让人感动,当选无可厚非;但白老人为300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不受没文化之苦而默默奉献,以他的崇高情操而未能当选则令人匪夷所思。也许他太老、太渺小、太普通,也许他资助的孩子还不够多,时间还不够长,也许评委不喜欢这种助人为乐的方式?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到底靠什么才能感动央视评委?靠什么感动中国?

“超女”诠释的是靠入选机制的公平,靠百姓的支持。组织者把评选权交给了全国的电视观众,观众以自己的好恶投票,所以每个“超女”都有众多“粉丝”,她们的星光大道平坦宽广。央视的幸运6+1也称是海选,进入总决赛的选手也毫不逊色,但他们的歌迷却迟迟没有出现,他们与唱片公司签约也很艰难,为什么央视隆重推出的明星这样苍白无力呢?令人实在看不懂。

其实,公平和信任是无价之宝,电影《无极》经疯狂炒作,让多少观众大跌眼镜,著名导演在人们心中的威望一落千丈;时下不少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利用民众的热情和信任,哄骗听众、观众参与其组织的互动节目,结果是闹剧一场,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看来,靠什么感动中国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