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

   昨天晚上去位于尖东的星光大道参观,由于听说晚上可以看到灯光表演,所以我们特意选择了晚上。晚上海边的风是相当的大,飕飕的。不过还好,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兴奋不已。还有一部分照片在我同学哪里,所以我就先把我这里的发上来,其中灯光表演时,我还录了一小段(14秒),在后面用也发了上来,欢迎大家观看。
   来到香港这么长时间,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著名的“红馆”,遗憾的是我来的时候没能赶上蔡依林的演唱会,而且这部分照片也在同学那里,过一段我会把这张照片补上。
  给大家介绍一下:香港星光大道是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东的海滨长廊。有关长廊本来已经存在,用以连接红磡及尖沙咀。后来得到政府拨款美化,并在2004年4月27日开幕。为表扬香港电影界的杰出人士,大道上有他们的手掌印,亦作为一个香港旅游景点。

2005年11月27日,武打巨星李小龙的铜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铜像高2米,按照电影龙争虎门的造型而制成,以纪念李小龙65岁冥寿。

目前在星光大道上留有姓名或手印的有:

黎民伟 林楚楚 胡蝶邵逸夫 黄曼梨 朱石麟 曹达华卢敦 岳枫 关德兴 张活游吴楚帆 新马师曾 白燕周璇

张瑛 李铁 胡鹏 任剑辉石坚 李丽白光吴回 白雪仙 红线女 秦剑 于素秋梁醒波 邓寄尘邓碧云 芳艳芬

夏梦 林黛 胡枫尤敏 谢贤 李翰祥 陆运涛 乔宏 林凤张彻 楚原 胡金铨 凌波陈宝珠 萧芳芳 冯宝宝王羽

狄龙 姜大卫 何冠昌 邹文怀 李小龙 吴思远许冠文 许冠杰 林青霞洪金宝 成龙 吴宇森袁和平 许鞍华 徐克 周润发张国荣 刘德华 李连杰张曼玉 梅艳芳 梁朝伟杨紫琼 王家卫 周星驰黄夏蕙 Twins

这个出张柏芝的手印
星光大道
我的身后就是港岛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
这个是张曼玉的手印
星光大道
刘德华的手印
星光大道
成龙的手印(那双手是相当的大)
星光大道
美丽的港岛海景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
停靠在海港城的巨型游轮  Prince Dance号
星光大道
位于香港文化馆前的“清明上河图”
星光大道
著名的天星码头的钟楼(Star Ferry)
星光大道
中银大厦—香港的标志
星光大道
灯光表演时的港岛
星光大道

大屿山生态游

3月4日,我参加了宿舍组织的大屿山生态游。我们8:30从宿舍出发,乘船前往沙洲及龙鼓洲海洋公园,途中我们有幸看到了ChinesewhiteDolphin。随后我们乘船到大澳,大屿山西部的一个小渔港,小渔港非常具有传统的文化色彩,很多习俗、建筑还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而当地的还产品则是很多游客的最爱。我们在那里转了转古色古香的小渔村,参加了观景亭、杨侯古庙。之后我们乘船返回港口,于5:00抵达宿舍。这次旅程让我看到了国际大都市香港的另外一面:风景秀丽。下面就是一些照片。
请点“查看原文”,图片大小多为800*600,请单击图片查看。
我们的路线图
大屿山生态游
我们乘坐的船
大屿山生态游
Chinese WhiteDolphin,她们是粉色的,用眼睛看到她们很多次,但真想拍到她们的确很难,很多照片都是等她们入水了,才照下来,结果图片上只有一片水花。相比之下,这张是最完整的,尽管有一点模糊。
大屿山生态游
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澳
居民的房屋都是直接建在水上的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大屿山生态游

科技大学之旅

这些照片是我在06年12月02日到香港科技大学所拍摄的。与我们理工大学相比,科技大学要大的多,当然这使得科技大学没有理工大学设计的那么细致。科技大学给我更多的感觉是比较粗犷。当然,科技大学依山傍水,环境非常好,这自己没的说。满校园的绿树,伴随着起起落落的海声。科大更像一个大公园。
这次我一共挑选了16张照片与大家分享,由于数量有所限制,所以分贴发出来。欢迎大家欣赏。
请点击查看原文并单击照片查看原图。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科技大学之旅

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北京的同学再为外地考生买单

——谈谈香港的大学颁发的奖学金

在内地人们总是说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的分配主要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而对于其它省份的同学很不公平。但是在香港我,一个来自北京的学生却觉得香港的大学对待北京的学生十分不公平。

由于香港热,今年有许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学生报考香港的大学。根据相关的统计,今年香港大8所大学总共招收1300名学生,但全国有3万余人报名。而且其中多数是来自北京及上海的学生。

许多考生与家长认为报香港的大学可以“垫底”,是报考清华,北京这些名牌校的一个双保险,但事实并非如此。以香港大学为例,今年的招收比例已经超过331.比起国内的学校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正因为北京的申请人多,所以北京考生之间的竞争极其激烈。以我所上的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在北京的考生中,我只认识到了一位奖学金生,而且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北京的考生比清华分数线高10分都未能获得奖学金,因此不得不放弃在香港求学。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奖学金的前提至少是你已经能上清华北大了。

相比之下,我所接触到的外地考生却是另一种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奖学金,而且是全额奖学金。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成绩均未能达到清华、北大在那里的录取分数线。还以理工大学为例,理工大学今年招收了240名内地学生,其中86名来自北京,所以也不难猜想那些来自上海的考生人数。理工大学的报名费在香港大学里属于很低的了,仅有140元。但香港大学的是400元,香港科技大学的为300元。按照去24086的比例,我们不难推算出3万考生中有大约1.1万的北京考生,我们取300元报名费为准,11000*300=3300000330万。而北京考生从中获得的奖学金很少,更多是支援其它地区的考生了。

但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许多来香港上学的外地考生是分数不及清华北大的,部分还来自与中国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交换计划。北京的考生则不同了,要不是自费读书,要不就是比清华北大分数线要高出10多分,甚至20分。

到了香港我才发现,香港的大学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称的招收综合素质高的考生。其实所有的录取工作、奖学金的发放全是依据分数。在填写报名表是的那些活动、奖项不能说没有用处,但起码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有人也会说报纸曾经报道香港大学拒绝招收内地的状元,我想那只不过是炒作罢了,也许是那些人家境不好,到香港不能够拉动他们的经济发展吧,因为连给我上课的香港老师都自称香港人学习、生活只有一个目的——钱。

可以说香港政府、香港的大学是这场战役的大赢家,他们借助内地的媒体猛抄,大肆地进行宣传。他们的战略完全符合内地考生家长的心理“反正报名又不占支援,不如多一份把握”而把内地考生的钱全都圈来,同时把人材也揽过来。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一举两得的例子了。所以报考香港的大学是需要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赶这股热潮。

照片

不好意思,这两天很忙所以一直没能更新我的BLOG,现在在姑姑家,网络好,所以更新一下。
9月18日我去了香港历史博物馆和科技馆,,有关那个的照片我稍后再发上来,现在补充几张学校的照片。然后是我们10月18日去香港中环广场活动的照片。
照片比较多所以还需要分两部分发上来,,请点击查看原文。
还有一些照片是横向的,所以请点击照片查看原来的照片。现在只显示了部分。
这是我们在上数学的Lecture.当然,现在是课间。
照片
这是是我们图书馆的G层,就是地下了,是我学习的地方。每人一个小格子,感觉比较舒服。电脑是提供上网和打印的,在我周围(没有照上)全是IBM的笔记本电脑,也是提供上网的,但都是供人站着用的。
值得一提是右面的那些书架,很先进,全是电子的。按个电钮就可以移动。每排架子之间有红外的探测器,当两个架子间有人的时候,架子的控制版上会亮红灯,这样它就不会移动。等人从架子中一出来,灯就灭了。
照片
下面是我们10月18日,去中环的照片
照片
照片
香港的最高法院
照片
中银大厦
照片
圣约翰教堂
照片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的G层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English Learning Center
这里的英语学习中心有很多课程,学生可以自己组成3-5人的小组,向老师预约时间,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写作、听力、雅思等训练。
此外,这里提供自主学习,你可以在照片里看到很多书籍,它们按照不同类别排列。中心还提供英文的电影,可以练习听力。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图书馆及英语学习中心

理工大学

好久没有更新了,现在在我姑姑家,终于有机会把我新照的一些照片发上来,介绍给大家。这次一共有19张照片。主要是校园、图书馆G层,英语课堂,英语学习中心。
我现在很好,这里的课程安排并不是很紧,周一、三、四、日都有很充裕的时间供我们自己支配。在这些时间里,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和活动,可以到图书馆看盘,看书.
所有的图片都采用600*480,所以请点击下面的查看原文,查看全部内容。由于照片的容量有限,只能发8个,所以我需要分3次发出
首先给大家发几张校园的照片
理工大学
包玉刚图书馆,是香港最大的图书馆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
我们的一个食堂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