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个大火盆

从黄山回北京的机票比较贵,所以就打算到杭州再玩两天,但没想到的是杭州的天兼职是太热了,要说不能在空调房外面呆也一点都不夸张,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盆。我们原计划在杭州停留两天,但后来有不少时间都在如家看奥运了。

第一天我们步行绕喜欢走了太半圈。从小就听别人说西湖很漂亮,很美,所以西湖给我的印象也是有点神秘,而且应该很有意境。但实事上却让我大失所望。原来和湖边的树都没了,改成了一个个游船码头,然后路也是很宽很宽的石头砖铺的,和天安门广场的那种似的,走在湖边就感觉在走一个很普通的公园,湖也就是一个比一般公园大点的大水坑,没什么特别的。而且说实话,给我的感觉还不如北海公园,起码北海公园的路两侧都是参天的大树啊,走在林荫道的感觉自然让人心旷神怡。但在西湖走大路就是等于晒太阳。走到苏堤的时候,我就更奇怪了,怎么堤上都铺的是柏油路?而且堤岸两旁的也不是古树,而且新栽种没多久的小柳树,整条路都暴露在太阳下面。那堤岸是以前就没书呢,还是书让他们拔了然后换成这些小树了呢?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西湖周边的高楼,那真是不少,而且一个赛着比一个高,整个西湖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西湖,没有一点感觉,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被开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旅游景点,给我感觉非常不好。

让我没想到的是门票的价格战在杭州也打响了,先是雷锋塔,再是灵隐寺。让我最气愤就是灵隐寺了,先是要进入公园景区,门票35元,然后我们就直冲着寺院门口进发,结果我们被挡了下来,要想参观还要另买门票。我想所有游客来都是冲着寺院去的,都没想到被先收了一道景区门票,你说你进了景区都花了钱,能不再花这65元吗?还要强调的就是它没有学生票!现在旅游就真是像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这次去旅行,从机票、酒店到租车、安排景点都是自己安排的,这样所有是时间都可以自己掌控,比较自由。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玩,毕竟一年就回来两次,我不张罗一起去玩,他们也就在家写写文章什么的,所以让我很高兴的是我们都玩的很开心。

下面的照片就是到此一游了

杭州是个大火盆

黄山,徽州之旅

早早就计划全家一起去黄山旅游,但是由于学车的缘故,所以时间就安排在了8月13日。从北京坐晚上7:00的飞机直飞黄山机场,到那边也已经11:00了。我们乘出租车直接到预先定好的MOTEL168休息了。值得提一下的是,在黄山市转的这几天下来,感觉MOTEL就是那里最好的宾馆了,还可以免费上网。

第二天我们打算在市里转一转,顺便了解一下上山的具体事情。在市区里,有一条古色故乡的老街,很有韵味,主要买当地的特产、笔墨纸砚、中药材、雕刻等等。在这条街上有市里最好的一家饭馆叫,老街第一楼,主要是面向游客的,人是非常的多,当然里面的菜也是蛮不错的。

打听好上山的包车价格(100块),我们第三天一大早就上山了,走了将近1小时的高速之后,我们在7:30来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乘缆车上到半山腰,走到北海的时候,天空不做美下起了暴雨,之后雨下下停停,搞的上山雾气非常大,什么都看不清,而且照片也没怎么照,因为天一直下小雨,所以就一直忙着走路了。远处的景没怎么看到,近景还是可以看到的,但是可能是受到了天气的影响,也没感觉黄山有什么特别之处,相反在很多收费和道路指示问题上,让我非常不满意,这些问题留到最后一起说。折腾到下午4:00多,总算到了缆车站,但是前面已经有400人在排队了,队伍延伸到了几百米以外,在没有任何遮雨的山路上,让我们足足等了1个多小时才下山。

总之,黄山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也能是天气的原因。第三天我们就去黄山市的东线游览,参观了西递宏村,棠樾两个古村落。第四天去了黄山的西线,参观了唐模,潜口的徽州古住宅的博物馆,和呈坎村。这几个景点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潜口和呈坎。因为虽然说西递和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整个村子商业气息太弄,进到那些古宅后,村民就会拉着你买这买那的,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地那种农村生活的气息。相比之下,第四天去的几个村落,可能是由于开发时间比较晚,当你进入农家参观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忽略你的存在,你可以真切地看到当地人是如何生活的,也是让我感觉比较深刻的。至于这些地方的景色,我感觉是非常的美,很多地方照的照片都如同一幅油画一样。参观完这些景点我们就坐长途车前往杭州。

这次在安徽旅游,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当地的高票价。以黄山为例,我们做车到黄山的换乘中心,所有游客都必须乘这些车上山,社会车辆和公共汽车也不可以上山。上山单程汽车票价24元。到公园就要买门票了是200元上山的索道是80元。下山索道也是80元,下山汽车票18元。简单一加就是402元。后来我们去的西递、宏村各80元,鲍家花园和牌楼群80元,唐模、呈坎也都65元。可是比比北京的票价,故宫才40元,颐和园30元。颐和园是皇家花园,占地那么大,不比什么鲍家花园大的多,好的多?但票价才30元。故宫不比什么古村落更气派,不也才40元吗?这让我感觉安徽的旅游是漫天随便要价,心想游客来了也不能不玩,不如好好宰一下。但200元的黄山门票换来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呢?山上的之路标识弄的非常不清楚,让人看了也不知道应该走那边。另一个就是山上下雨应该对公园的管理人员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遇到大雨后对游客的引导,安置,以及缆车排大队的情况都没有采取必要的错失,有失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之名。

最后是照片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黄山,徽州之旅

看电影

昨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了,虽然说周二都是半价,但估计西单时代广场电影院人很多,票不好买,所以我就选择了周三,在周三拿学生证和父母一起去,也可以同样让父母享受半价优惠。票务信息都是在网站上看的,让人很奇怪的就是它有各种各样的优惠,什么带父母半价,带女朋友半价,什么老师半价等等,说白了就是各种半价http://blog.sina.com.cn/shidai。我们看的是第一场10:50分的全民超人汉考克。虽然一开始就让我感觉有点胡编乱造,但后来也就逐渐入戏,感觉电影拍的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很赞叹老外的想象力,像这种片子感觉我们想都想不到,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不过中间还有段插曲,在电影播放过程中,电影的胶片烧了——只见全屏一下都花了,从中间向四周一个黑色的圈儿迅速散开,之后就剩下淡黄的投影光了。等了大约5分钟,电影又放了起来,很显然情节稍稍跳跃了一下,把坏的地方跳过去了。看了很多次电影,胶片烧了还是头一遭。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感觉意犹未尽,所以就决定再看一下赤壁。在放映厅外面等待的时候,我爸就问我这海报上为什么有个上?我说应该是还有续集吧,也没多想。开演后,就看啊看啊,不知不觉也就150分钟了,最后一幕面对一个沙盘,周瑜手拿火把,点燃了沙盘上的模型船,然后屏幕上跳出两大字:赤壁。这心想应该开打了吧,结果令人意外的是,另一行字出现了:请听下次分解。哇一下乐音起,字幕就出来了。这时所有观众都很惊讶,高呼:“被忽悠”,“被涮了”。我也觉得很奇怪,70块钱的票,2个半小时的电影结果最后根本就没开打,这是啥电影啊!心里感觉很不爽。估计下部我肯定不会去电影院看了。

假期

假期过的很快啊,这到家也快一个月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还是干了几件正经事的,和香港的学协同学一起参加政治培训班,带几个要好的香港朋友逛了逛北京,和香港来北京实行的同学吃了顿饭。GRE班也上完了,20天的课安排的太紧,一天都没得歇,所以感冒加咳嗽,虽说现在已经不是很厉害,但怎么吃药都不好。不得以中间的课少去了一次,在家好好休息了一天。

目前正在为16日的交规考试努力背书,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从开始学到路考有一个硬性的30天限制,所以时间很紧张,这次的交规也要一次通过,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忙过这个考试就要把GRE的笔记和上课学的东西总结总结了,然后要坚持不懈的背单词,分析长句子,看看长文章,听听美音,多张嘴说说TOEFL口语,为明年的考试提前打基础。还有就是钢琴,有一段时间没摸了,赶快把琴调好,然后拾起来,练练这次新买的谱子。

至于学车,打算还是把时间安排的紧凑一些,这样就能誊出时间和爸妈出去转转,其实我假期的最主要目的和愿望就是能多花些时间陪爸爸妈妈,能一起到外地玩玩,但是这次回来很多事情也必须去,什么GRE,学车什么的,所以可能留下的时间不多。如果学车能努力一点,早一点学完,中间就能有10-15天时间可以好好安排一下行程。

原来计划这个假期要弄编程,做一个游戏对战平台,就和浩方一样的,但目前时间好像不是很允许,但希望有时间还是能接触一下。再有一点就是我的同班同学Yammie,Keneath,Wilson都来北京实习了,他们7月27日就回香港了,到目前由于时间问题也就和他们吃了两顿饭,所以希望能找一些时间进一下地主之谊。这次回来还希望能和以前的同学聚聚,王冕明年去英国,两家人还没一起吃饭呢,王杨也要去美国,这次不能回来有些遗憾了。还要范正劼,郭航,蔡雪山,李鑫,赵迪等同学都希望能见一见吧。最后还有鹿鹿同学说八月可能会来北京,希望那时能够抢到个机会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转转吧。

之所以全写出来,就是希望能够按照这个努力来实现,时间有限,希望能够合理安排好~虽然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玩游戏了,但最近回家好像反而玩的多了点,所以还是要少玩游戏+少看电视,多花时间在该做的事情上。

游颐和园和北大

上个周五的下午上完GRE课,Paula同学到中观村找我一起去颐和园,这次来北京参加政治和清华研读班的香港朋友们周六就要回去了,所以Paula同学跑出来想再玩玩,所以我们就去了颐和园。在公园里很有意思的是碰到了说广东话的游客,我估计十有八九是香港来的,结果一起照相的时候用普通话请他们帮忙,然后就想等家人照完了用香港话说“谢谢”,结果那个人一定会疯。后来在佛香隔来遇到了一波美国游客,他们也用中文说“能帮我们照照片吗”我想这些老外中文真是太牛了。

游颐和园和北大

 

游颐和园和北大

Paula同学和我

游颐和园和北大

游颐和园和北大

之后就去了科技大学的会议中心,所有香港的同学都住在那里,很巧的是,碰到了上次一起吃饭的Ben,然后大家就一起去吃刷羊肉了。下面的从左到右面:Ben,Wilson, 忘了, Paula, Me,Keneth,除了Paula其它几位都是我们PolyU的校友。不过这次没能遇到Yammie和英子,因为她们可能还没下班。最近可能就要忙GRE啦,等上完课再和他们一起玩玩,带他们在北京转转,不过说实话,他们连香山都去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玩的地方了。呵呵

游颐和园和北大

 

中国政治培训班

这个假期回来和学协的同学一起参加了中国政治培训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香港的同学了解大陆的政治体系,对外关系与政策,中国同联合国的关系等等问题。当然此行的目的也是让香港的同学能够了解大陆,了解北京,所以行程中安排了很多参观活动。

我上了一些我认为自己不太了解的课,然后SKIP了几个去过无数次的景点,然后带我的组员们到北京的各个地方玩,找好吃得什么的。下面这个照片就是我们的组,从左上面起:Pat,Engine,CK, Mark, Paula,我

右下面到左: YT, Alison,Paco(最左下的忘记了。。)照片是在王府井的全聚德烤鸭店,虽然大家一直准备去大董烤鸭店,但是都很馋,所以先尝了下最出名的鸭子。

中国政治培训班

下面的就是和我分到一个国家的战友,MARK和Patry。其实我参加模拟联合国已经很多次了,这次主要是带一带新人,帮助他们更加快速的溶入到会议中。当然在小组讨论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些香港同学对大陆的了解是非常深的,我们互相说出自己的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当他们谈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的想法非常贴切而且有深度,让我在很多问题上都感觉自愧不如。

中国政治培训班

这张的我们结业的集体照。

中国政治培训班

这两位也是我们组的好朋友,中间的女生是ENGINE,她的父母都是上海人,但出生在香港,可以说广东话,普通话,英文,上海话全都很牛,真是厉害啊。右面的是她的男朋友,我的ROOMMATE,他是在美国读大学的。不过估计这次回香港的时候,他也已经回美国了,可能只有明年再见面了。

中国政治培训班

 

 

这是在整个团回香港后,还有几个同学留下来要再多玩几天或者还有其它培训课程,所以我就带她们到北海玩了。

中国政治培训班

中国政治培训班

从北海北门出来就在平安大道上面了,然后我们就到北京的胡同转了转,但是那片全在装修,所以没什么看头儿,但在里面我们发现了这个北京师范大学。哈哈

中国政治培训班

总之,这几天都很开心,和香港同学之间有很多的交流,互相增进了了解和感情。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摄影讲座

可以说回家的感觉真好,吃得好,睡的也好,心情自然也好。这个周日香港学协的活动就要开始了,所以在这短短的一周了,去了一趟中关村把电脑的光驱修了。然后就是参加妈妈报社的这个“摄影与社会”的讲座,当然去之前带上了两件“家伙”:一个是我要背的单词,还一个就是我的5D相机。我非常喜欢这个新相机,但是上次假期回来时间太短了,所以没能好好的玩玩,感到很遗憾,所以这次我打算出远门就带上它,多多练习拍照。

因为讲座是在下午,所以我就在报社背单词,Clinch…..

摄影讲座

这个就是我的相机,哈哈(不过准确的说,这个是爸爸的,我就假期能有机会摸摸)

摄影讲座

这个讲座的主讲人是报社的贺延光老师,他从1981年开始就当上了摄影记者,1985年至2005年任摄影部主任,现为报社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这么一位牛人讲课,当然会有很多人来听。但是由于要用投影,所以房间里的灯光很暗,所以照了不少都是模糊的,很郁闷。。。。感觉自己的水平需要提高一下了。

大名鼎鼎的贺老师

摄影讲座

期间我们看了很多照片,有的很诙谐,有的很震撼,感觉有些可能不适合发到网上,所以就省去了。

摄影讲座

 

摄影讲座

晚上和妈妈来吃pizzahut,在香港吃不到我最爱的薯格(因为香港没有),所以今天大饱了一下口福。要了一个9寸超级至尊,一个水果海鲜沙拉,一份薯格,一份鸡翅,一份红菜汤,统统都吃光了,一点都没剩下。哈哈。

摄影讲座

摄影讲座

摄影讲座

感觉5D照出来的东西就是清楚啊,而且颜色也明显感觉很正,比我在香港的那部SONY828强多了。就写到这里,吃饭去了。

我回北京了

今天到北京了,原来的手机已经恢复使用了。在家里可以休息一周,然后要参加一个外交培训,然后就要紧接着上英文课到7月中。这个假期有很多香港的同学来北京实习,所以可能会在周末走走北京的一些景点。这篇日志想简单说说刚刚在学校参加完的IndustrialCenter的培训。

这次的ICTraining分为三周,第一周的是一些比较基本的培训,主要学一些电焊和反电焊(de-soldering,不知道中文怎么说),做了两个很简单的作品,一个是利用flipflop做的一个随即数的电路,还一个是闹钟。而第二和第三周的课程就比较具有挑战性了。我们有一个电路图,然后要用PADSLogic画到电脑里面,如下图

我回北京了

之后再把电路图转换成PADS Layout,当然很多电子原件的Library都需要自己来建立。在Layout里面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了,对各种原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之后要用Addroute画出电路板上的电路。

我回北京了

之后就要去黑房把自己做的Layout做成一个胶片

胶片制作好之后,我们就会找一块单面的铜板来制作电路板,这个步骤要经过UV曝光,腐蚀等操作。这个就是我们最后做出来的电路板子。

我回北京了

 

我回北京了

打眼之后就可以安装各种原件了,并且把它们焊到板子上。如果电路图和电焊都没有问题的画,这个Project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给板子里面的IntegratedCircuit编程,我们用的是Assembly Language,而且以前也没学过这种语言,所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自学,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份Sample,但里面的功能是不全的,需要我们添加新的功能,并且完善现有的功能。

我回北京了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个我最近一直听的专辑,个人认为非常好听。

名字是Cartograhpy,绘图师

我回北京了

Semester Projects

C++的Project

学了两个学期的编程,感觉学的东西离实际真正做一个软件或游戏相差的比较远,但期末的Porject就是让我们用C++做一个游戏,我被分到的是梭哈。虽然老师给出的要求不是很复杂,但是为了能够获得一个A++的成绩,我和王哲同学可以说是花了很大的经历,对游戏的规则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我们编写的游戏里,是完全遵循了国际正规的比赛规则,所以大大提成了难度。

由于老师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电脑玩家,所以在我们改编了规则之后,电脑就必须要做出一定的判断,但直接让电脑按照一个随即数来判断就很不合理了,所以我们写了2000多行的程序引入了电脑的AI系统。

Semester Projects

(多谢鹿鹿同学帮我看出了一个错啊,下面的正确的写法应该是Lose)

Semester Projects

Semester Projects

SD TrashBin

我们这学期还有一门School ofDesign的课,题目是设计符合一个与香港环境的垃圾桶,但是后来我们把方向定在了改造垃圾桶上面的烟灰缸,来解决异味、排水、污浊等问题。

在这个Project中,我们要对现有的香港的垃圾桶和烟灰缸进行一些调查,在网上发出一些问卷,来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们选择了方向,3个人一起Brainstorming,想一些好的点子。

最终的成果就是下面的图片啦,当然为了验证我们做出的假设,我们用纸皮制作了3个模型,最后一个是1:1的。

Semester Projects

 

Semester Projects

 

Semester Projects

美国之旅 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美国之旅

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其实已经是2月14日—18日的事情了,过去很久了,不过一直没能有时间写写,今天终于凑合出来了,就发上来了,这个就是一篇流水仗,本来想好好写的,但看来不能合到一起,我可能还要拆开再写写自己的感受。这篇就算了纪实吧。

2月13日,我兴奋地登上了飞往美国波士顿的飞机去参加哈佛大学主办的2008年模拟联合国会议。从小美国就给我一种神秘、新奇的感觉,所以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去看一看。长大之后,我对美国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自己能够到美国读书,并且把爸爸妈妈也接到美国玩一玩。由于高考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也曾一度努力尝试到申请美国的本科生,但还是没能把握住机会。这次能够去美国,而且有幸参能够参加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议,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

从香港机场出发,经过13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所乘坐的飞机即将在底特律着陆。我透过机窗望去,整个城市都被皑皑的白雪覆盖。可能由于是市郊的缘故,视野中没有美国那种标志性的高楼大厦。相反都是电影中所见到的那种大片居民区,一栋栋的小别墅,一条条的街区就如同模型一般,被码放的整齐、有序。飞机落地后,我从机窗望出去,看到地上的雪融化后也同样很脏,心想:和北京也差不多嘛。当我进了底特律国际机场,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机场的现代化。在自己的头顶,高架的轻轨列车呼啸而过,把旅客从安检入口或海关直接送到登机口。身边则是双项的手扶电梯,从入口一直延伸到最后一个登机口。因为时间紧迫,我也没能再仔细四处逛逛就再次登上了飞往波士顿的飞机。1个多小时的行程,对我来说真是很漫长,每分每秒都盼着飞机能早点落地。飞入波士顿,它也用了特殊的仪式欢迎了我们——瓢泼大雨。从迈入机场的第一步,我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的气息,和底特律那种现代感不同的是,波士顿更给人一种朴素、宁静的感觉。机场不是很新,头顶上老式的风扇吱吱作响,地上的用来接雨水的水桶也不时发出咚咚的响声。但仔细想想这种简单、朴素的气息也正孕育了哈佛、麻省理工这两所世界出名的大学。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不是很长,路过了市中心的中心公园,大街上的人和车都很少,可能是由于大雨的缘故,但总是感觉城市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宁静。

会议主要是在酒店中开的,总共持续了4天。这次我们分到的国家是几内亚比绍,以前我也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所以必须要在会议前做好功课,找一些这个国家关于主权与干涉权方面的资料。一方面可以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政府为了改善现状的行动。因为作为代表,就一定要站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上说话,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争取到大国的支持与帮助。在4天的会议里面,我做了1次陈述和2次即兴发言,表达了我作为几内亚比绍代表的立场。最终所有参赛的代表在会议最后要对现有的决议进行表决,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立场,改善本国问题的决议。

我利用了其中的休息的半天时间,参观了世界第一学府哈佛大学。波士顿的地铁专门有哈佛大学这个站,所以省去了我们不少时间。出了地铁站,感觉来到了一个城中城。与波士顿其它地方不同,哈佛大学周围的房屋都统一成古式的砖墙建筑,没有很高的、现代的大楼,而都是那种红砖的两三层的小楼,风格统一并且很整齐,让人感觉很舒服。穿过一个普通的小铁门,我们就置身于哈佛大学之中了。校园内也没有像国内大学一样的大马路,而是石头砌的小路,一切都显得内敛,又富有学术气息。走在校园的路上,还不时有松鼠,麻雀从你面前经过,不禁让我感叹哈佛大学内的环境真的很好。

我们利用会议前的多半天时间转了转波士顿,参观了市政府、议会厅和市中心的集市广场。到美国后,感觉这里和北京是不同,建筑的风格相差比较大,人比较少但好像仅此而已,也并没有感觉到这里比北京要好好多。

在会议结束那天,我去参观了麻省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大学,所以这次也安排了一个下午时间去参观。但是同行的几个女生速度较慢,等来到大学的时候就3点半了。麻省理工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大学里面,直到我看到了那个很奇怪的建筑,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楼。前一段时间爸爸写书的时候,帮他处理过照片,所以对它也有几分了解。我兴奋地冲过去,想近距离的看看这个建筑界的杰作。在照片中看到的是夏天所拍摄的照片,有蓝天和绿草的衬托,但现在这座建筑虽然还是非常显眼,但好像没有照片中的那么漂亮。继续往前走,就感觉到这里与哈佛大学明显的区别了,在哈佛一切好像都是古朴的,但麻省理工更像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有玻璃幕墙的钢架结构的楼房,也有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拱形的主楼。那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一直是阴天,后来又下起小雨,所以5点多我们就回到酒店准备前往纽约。

我们乘3个小时的巴士,就从波士顿到了纽约,一进入纽约马上就感到了大城市的气息。已经晚上11点多了,大街上的人和车还是不少。纽约是24小时地铁,所以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在纽约我们住的是青年酒店,价格比较便宜,但是12人的混住的房间。总之跑了一天,上了床就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地铁到曼哈顿下区的码头,乘船参观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的位置和我以前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以前一直以为女神像就在海边的小岛上,但实事上在女神像离岸边还有很远的距离,只能看到很小。中午就再女神像脚下吃的汉堡大餐,成群的鸽子就在自己身边走来走去,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享受着阳光,海风,真的不想在走啦。最后我们继续乘船去第二站,移民博物馆。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美国移民的历史与现状。最后我们回到岸边,沿着百老汇街,看到了金牛,华尔街等等著名的景点。之后我们又搭地铁到了时代广场。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联合国总部参观,在模拟联合国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开了很多次会议,这次有机会亲眼看到了大会的会场。随后我们就到帝国大厦,登上了顶楼,把纽约的全景尽收眼底,我们所选择的时间非常好,正好是日落的时候,所以景色非常没。从天色亮一直到灯火通明。

第三天一早我们就步行3个街区,到纽约的中心公园玩,虽然是冬季,但公园里的树和草还都是绿绿的。在密密的树林中,经常有几张木桌椅,供人休息或野餐。公园中心是一个大湖,围绕着湖是慢跑径,因为正值早上,所以出来锻炼的人很多。这个场面一下就让我回想到很多美国电影中晨练的场景。绕过湖,我们来到了也就传过了公园,然后来到了全球4大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博物馆。等从博物馆出去就将近5点了,于是我们就直奔百老汇看经典音乐剧:芝加哥。

第四天一早我们就乘车去机场了,踏上了回香港的旅程。

这次美国之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我感觉最大的就是:北京和波士顿、纽约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当然我没有机会能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所以可能也很难发现什么更深的东西吧。总之我很开心。

这是我们住的酒店,因为缺房,所以我们就住在490美元一个晚上的房间里,太奢侈了,不过忘记照了。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这个就是波士顿,感觉一个城市的风格都很统一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哈佛大学的地铁站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哈佛大学——二战纪念堂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哈佛大学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哈佛大学——图书馆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哈佛大学——其中一个校门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开会时候的场景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这个就是MIT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MIT的DOME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DOWN TOWN 曼哈顿下区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华尔街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时代广场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总部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General Assembly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从帝国大厦上照的纽约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

美国之旅—哈佛模拟联合国大会